如图,直线y=x+6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E、F,点A的坐标为(-6,0),P(x,y)是直线y=x+6上一个动点.(1)在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

发布时间:2020-07-30 02:29:29

如图,直线y=x+6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E、F,点A的坐标为(-6,0),P(x,y)是直线y=x+6上一个动点.
(1)在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OPA的面积为,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3)过P作EF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C、D.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COD≌△FOE?若存在,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不要求写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网友回答

解:(1)∵P(x,y)代入y=x+6得:y=x+6,
∴P(x,x+6),
当P在第一、二象限时,△OPA的面积是s=OA×y=×|-6|×(x+6)=x+18(x>-8)
当P在第三象限时,△OPA的面积是s=OA×(-y)=-x-18(x<-8)
答:在点P运动过程中,△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s=x+18(x>-8)或s=-x-18(x<-8).

解:(2)把s=代入得:=x+18或=-x-18,
解得:x=-6.5或x=-9.5,
x=-6.5时,y=,
x=-9.5时,y=-1.125,
∴P点的坐标是(-6.5,)或(-9.5,-1.125).

(3)解:假设存在P点,使△COD≌△FOE,
①如图所示:P的坐标是(-,);
②如图所示:
P的坐标是(,)
存在P点,使△COD≌△FOE,P的坐标是(-,)或(,).

解析分析:(1)求出P的坐标,当P在第一、二象限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即可;当P在第三象限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解析式即可;(2)把s的值代入解析式,求出即可;(3)根据全等求出OC、OD的值,如图①所示,求出C、D的坐标,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kx+b,把C(-6,0),D(0,-8)代入,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CD和直线y=x+6的交点坐标即可;如图②所示,求出C、D的坐标,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CD和直线y=x+6的交点坐标即可.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此题综合性比较强,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难度较大,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