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2年2月15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说,《规划

发布时间:2020-08-04 18:02:39

材料:2012年2月15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说,《规划纲要》是由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12个部门,到全国24个省(区、市)进行了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和协调才最终形成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网友回答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纲要》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国家相关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形成《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解析本题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