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战争看法的作文,对于战争应该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0 10:06:14

写对战争看法的作文,对于战争应该如何评价?

网友回答

"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所发表的演讲中的最后一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地区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948~1973年,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四次战争.1980~1988年,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1998年,美,英再次轰炸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频繁的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不仅是物质上的灾难,在心理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阴影.记得 一个六岁的小孩和他父母在过防守线时,看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他说;''爸爸,我害怕.''是啊!这稚嫩的话说出了人们对战争的害怕.这种害怕与生俱来的,没有人会希望有战争.
   电视中常有中东的孩子出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有的人在抚摸家中的弹痕,有的躲在墙角无助的哭泣,有的站在街头茫然无措的环视着周围面目全非的房屋,有的面带惊恐的靠着这一切.这里,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招之既来的悲哀,到处充斥着泪水,白色的布条在空中飘荡,刺痛了人们的眼球与心.战争还我的家!
   战争,你可曾听到孩子们的哭喊,你可曾感到孩子们的无助,你可曾听到孩子们对战争的痛诉:我们不要战争,我们需要和平。是啊!原来温馨美满的家刹那间变的支离破碎,一个个原本被父母宠爱的子女,突然变成了孤儿,这一些,一个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战争,请你离开.
   硝烟四起,血染红了天空,打湿了土地,也伤了孩子们的心.每当看到中东的孩子们在学习,在嬉戏,我就会想:这些孩子是否会走向战场,拿起枪."他们终究是孩子,他们的童年应是快乐的,而不是充满硝烟;他们应是单纯的,而不是战场上的生死肉搏.战争,请你远离我们!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孩子们是不公平的,他们是无辜的,不应该是战争的牺牲品.
   战争,请你远离我们,还我们和平,还我们一个温馨的家吧! ..................................................................................................................................................................战争,一直与人类的历史相随而行,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无论是非正义战争还是正义战争,都免不了死亡,而作为个体的“人”,在世上活着的时间毕竟很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
   、 我朋友家楼上住着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她只有两岁,生在美国。
   可能是她太小,所以她弄不清楚“美国”到底是她吃的巧克力糖还是妈妈住的大城堡;可能是她太活泼太可爱了,所以在那天晚上她哭着喊着问姥姥为什么不带她下楼玩。她并不知道发生了
  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恐怖,不知道为什么姥姥忽然对爸爸、妈妈和哥哥担心起来。
   不过她是幸运的,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之后,她又可以跟姥姥高高兴兴地下楼去玩,坐在姥姥的三轮车上逛大街。
   不知在那一刻有多少家庭,多少“姥姥”或是小孩子也在经历着这些,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伴随着更大的痛苦和沉重的悲伤。
   飞机上,有的人可能在整理着思绪,准备几小时后在会议上发言;有的人可能在边吃着机上提供的早餐边看着杂志,享受美妙的旅行;或许有一对老夫妇正要去看望他们的子女,见见可爱的小孙子;或许有一群年轻人正计划着一会儿到世贸大厦去参观。然而,就在飞机撞向大楼那一瞬,他们的梦破灭了。
   在那些大楼里,可能有的人正在为能来到美国工作而感到幸运;可能有的人正希望一会儿能听到自己有加薪、升职机会的消息;可能有的人已经为捍卫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做着长久的、不懈的努力。然而也在那一瞬,幸运、希望和努力被撞击了。
   那些警察、消防员们不也是如此?哪里有硝烟,他们就要冲向哪里。他们的孩子一定一直以他们的职业为骄傲,崇拜着他们;他们的妻子、母亲也一定还记得他们早上出门前留在自己额上的吻和那无数次为他们的祈祷。然而……
   损失是惨重的,兢兢业业来工作的人忽然之间有被裁员的危险;辛辛苦苦赚钱买的股票一夜之间有变成泡沫的可能。
   布什愤怒了,国会愤怒了,于是要报复。
   阿富汗的人们要遭殃了。
   可他们原来就不遭殃吗?干旱,粮食不够……如果开战,阿富汗人除了逃,就是炸死和饿死,可穷苦的人们逃又能逃到哪儿去呢?
   塔利班又说要报复!
   想起

网友回答

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所处位置的不同,对同一战争的态度与理解也就不同。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战争,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客观公正的态度。
   战争是一种集体有组织地相互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争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是人类的本性,是自然而且永恒的现象。战争是矛盾斗争的最高表现,是解决纠纷的最高、最暴力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
   对战争的评价首先要从战争的目的出发,但是对于某些战争的性质的评定,是很难定位的,主要从总体的、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二战是离当今世界最近的最大的一次全球性战争,现在对二战性质的评价几乎是统一的,简单笼统的说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但如果从各个国家在战争时期的做法来分析,就会发现仅仅是从总体的角度来定义战争是不够的。
   二战中,参加法西斯战线的有七个国家,反法西斯战线的有四十七个国家,法西斯侵略国家不用说当然是非正义的,但是反观当时的盟军,一个个全是只为自身的利益考虑。英国是二战中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但在战争初期,德军闪电入侵波兰时,英军按兵不动,而慕尼黑阴谋的出卖小国利益以保全自己的行为也说明了英国的自私自利,后来英国的参战抗击侵略者也是被逼无赖才做的选择,当然从国家的自身利益考虑的行为是无所厚非的。但是正是由于二战中有了英国这类国家,对二战的性质评定才更加的不定,二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称作帝国主义战争,第二阶段才勉强称作反法西斯战争。由此可见,战争性质的评定要通过多方位的考虑。
   战争是自私的,战争又是必须的。强者想要战争,弱者不得不战争。战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能会阻碍人类的发展,也可能改变一个名族的历史。二战对世界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而中国的八年抗战却是中华名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