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仙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余自髫龄迄今,身之所经,无论名会...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2:05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留仙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余自髫龄迄今,身之所经,无论名会之区,即僻陬十室,靡不家置一册。盖其学深笔健,情挚识卓,寓赏罚于嬉笑,百诵不厌。先乎此、后乎此之类书,无虑汗牛充栋,竟无能望其肩背者,是笔墨骨格。未许轻造也。顾才大如彼,知寻常传文,不能以一介寒儒,表行寰宇,踌躇至再,未可如何,而假干宝搜神①聊志一生心血,欲以奇异之说,冀人之一览,其情亦足悲矣。是书流传既久,而俗坊吝于铅椠②将其短类半删去了;渐久而失愈多,殊堪恨恨。    [《聊斋志异》序(节选)]【注】①干宝搜神:六朝干宝编撰的记叙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神记》。②椠(qiàn):古代记事用的木板。铅椠,指刻印出版。1.对加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假干宝搜神  ②聊志一生心血  ③殊堪恨恨A.①借助……手段     ②献出     ③痛恨B.①借助……手段     ②记       ③遗憾C.①假托           ②志趣     ③痛恨D.①虚假           ②记       ③痛心2.对“无论名会之区,即僻陬十室,靡不家置一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不论是著名的都会,还是偏僻角落的十户人家,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B.在著名的都会,连那里的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巷,也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C.不论是著名人物集中的地区,还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也没有不家家都购买一册的。D.不用说是著名的都会,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偏僻角落,也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3.序文的作者感叹“其情亦足悲矣”,其原因是 (    )A.蒲松龄尽管才华过人,却不得不借助神怪来表现他的思想和才智。B.蒲松龄以《搜神记》的怪诞笔法来写作,压抑了他的思想和才智。C.蒲松龄品行高洁,却因地位卑微而无法来展示他的思想和才智。D.《聊斋志异》在流传中不断亡轶。印坊又随意删减,时间愈久,缺失愈严重。4.序文中对《聊斋志异》的造诣,评价最高的是(  )A.留仙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B.先乎此、后乎此之类书,无虑汗牛充栋,竟无能望其肩背者,是笔墨骨格,未许轻造也。C.假干宝搜神聊志一生心血。D.学深笔健,情挚识卓,寓赏罚于嬉笑。 

网友回答

答案:B;D;C;B解析:1.     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理解把握多义词词义的能力。在文章中,“假”是“凭借”之意;“志”是“记、记录”之意;而“恨”是古今异义,古义是“遗憾”之意。 2.     句中的“无论”是古今异义词,在文中应译为“不用说”,如《桃花源记》中的“无论魏晋”,用法与此处相同。 3.     解答此题,一是抓住题干中的“其情”二字,D项谈的是具体的“事”,故错;二是找出体现“其情”的文句,自“顾才大如彼”至“……冀人之一览”,可体会到A、B不合文意。 4.     文中“先乎此……未许轻造也”,将《聊斋志异》与其他书比较,认为它空前绝后,应较A、C、D的评价更高。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