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1:40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阳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则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皆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私利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铲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而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也,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招坐食,问政得失。庭有竞①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唐文萃·书何易于》)  注释:①竞民:指打官司的百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则索民挽舟      索:求取  B.刺史惊问状      状:……的样子  C.亦不使罪蔓尔曹    蔓:牵连  D.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廉约:清廉俭约  2.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易于视诏曰      有垂白偻杖者  其治视益昌      罪小者劝,大者杖  A.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不同。  B.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也相同。  C.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相同。  D.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也不同。  3.比较加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易于为属令    ②易于挺身为民  ③使吏为办    ④为指白枉直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B.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4.①“当其无事”②“卒不加劾”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①应当他没有事    ②终于没有弹劾他  B.①应当他没有事    ②终于没罚他而被弹劾  C.①在我没有事情时    ②终于没罚他而被弹劾  D.①在我没有事情时    ②终于没有弹劾他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易于为益昌令时,刺史治所城嘉陵江南,而刺史崔朴乘春游乐,何易于腰笏引舟至其处,并责备了他,使他羞愧难容。  B.在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时,何易于先是命吏铲除茶树,后自纵火烧之,观察使把他挺身为民的事告知了朝廷,才因而免罪。  C.何易于辄出俸钱助贫弱百姓丧葬,体恤老人,并向他们问政得失,百姓打官司,他亲自了解情况,公正决断并及时处理。  D.何易于改锦州罗江令,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锦州,何易于仍能观察并督促他努力治政,因而他体会到何易于廉约如是。 

网友回答

答案:1.B;2.D;3.C;4.D;5.C解析:1.B。状:情状,情形,状况。 2.D。视,前者:“看”;后者:“与……比较”。杖,前者:“拄杖”;后者:“杖责”。 3.C。①为,做,动词;②为,为了,介词;③④为,替,介词。 4.D。当,在,介词;劾,弹劾,揭发罪状。 5.C。A.错在“并责备了他,使他羞愧难当”。B.错在“告知了朝廷”。D.错在“仍能观察并督促”。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