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7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①是的,②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③然而说到希望,④却是不能抹杀的,⑤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⑦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⑧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⑨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1.下列判断有误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老子》。 B.《(呐喊)自序》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原题是《自序》。自序,给自己著作写的序。 C.《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集1918~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社戏》、《阿Q正传》、《祝福》等十四篇。 D.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为《物种起源》。 E.《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用英语发表的一篇悼词,也是一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演说词。 2.《(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写的一篇序言。序言,是____________。作者自己写的序言,内容多为____________。别人写的,多为____________。 3.对上面一段话理解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铁屋子”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 ②“清醒的几个人”指共产党人。 ③“熟睡的人们”指不觉悟的国民。 ④“金心异”认为唤醒人们是增添他们的痛苦。 ⑤“我”主张保护“铁屋子”。 ⑥“金心异”认为既然有人醒来,就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 ⑦这段话表明“我”是“熟睡人们”中的一员,“金心异”则是“清醒”者中的一个。 A.①③⑥ B.②⑥⑦ C.③⑤⑦ D.①②④ 4.“就死”的“就”的意义是( ) A.立刻、马上 B.将、即将 C.靠近、凑近 D.表示“前后事物紧接着”的副词 5.第3段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应划分在哪里?从四种分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6.“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一句中的“确信”指的是( ) A.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B.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C.大嚷起来,唤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D.希望是在于将来。 7.作者写上面一段话意在说明( ) A.中国的黑暗势力太强,唤醒了民众只能增加民众的痛苦,革命的时机尚未到来。 B.作者是主张唤醒民众,要民众觉醒,推翻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C.革命还有—个漫长的阶段,要有坚韧的斗争精神,要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 D.对钱玄同等革命先锋表示敬意,对民众的不觉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网友回答
答案:1.AC 2.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介绍或评论内容 3.A 4.C 5.C 6.B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