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满宠字伯宁。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霜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我军椅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沈白马,与军人明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言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退,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我兵,而倒退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余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进走,死伤过半。评曰:“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三国志·魏书》)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宠乃沈白马 沈:通“沉”。B.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 知识:知道、辨识。C.权果更来 更:又。D.布夜掩击 掩击:掩护追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霜雨水长为羽所没 介词,作“因为”讲。B.宠以为今贼大举而退,非本意也 动词,作“认为”讲。C.此必欲伪退以罢我兵 介词,表目的,作“用来”讲。D.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介词,表方位。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满宠“勇而有谋”的一组是 ( )①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②宠乃沈白马,与军人明誓。③四年,拜宠征东将军。④宠以为今贼大举而退,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我兵,而倒退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⑤宠以为必诈,不与兵。⑥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三国时魏国大将满宠的三件事,赞扬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B.满宠在做征东将军的时候,面对关羽攻樊城,别的将士劝主帅“乘轻船夜走”,以求保得全身的情况,他冷静地分析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并且“沈白马,与军人明誓”,在关键时刻稳定了军心。C.文中写的第二件事是,满宠面对孙权的突然退兵,很快识破其目的,最终使孙权无功而返。D.第三件事是写满宠识破吴国将领孙布假降的诡计,坚决不派兵去迎接孙布的投降,但是因为满宠被魏明帝召见,刺史王凌擅作主张派兵迎接,导致“死伤过半”的结局。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我军掎其后耳。 (2)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D(偷袭) 2.C(正好、恰巧;A.于是、就,却;B.趁着,等到;D.离开,距离。) 3.B(“以为”即“以之为”,“以”作介词。) 4.D(①说的不是满宠;③不是说他“勇而有谋”。) 5.B(这件事不是在满宠做征东将军的时候。) 6.(1)关羽不敢马上进攻的原因,是担心我们的军队在他们的后边夹击罢了。 (2)路太远,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到达,请求派兵前来迎接我。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