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全国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0:40

(1999年全国卷)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的,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注:陶行知(1891~1946年),中国现代教育家。(1)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不超过20个字)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2)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这篇宣言号召师生共同创造,首先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从全文看,批评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是宣言的重点之一。这里作者列举了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其中,前四种观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只有第五种观点,要进行辨别和筛选,“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都是讲客观条件,都可以用来作为“不能创造”的理由,而“等死而已”是主观态度,不能作为“不能创造”的理由。批驳了错误观点,自然而然引出了“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作者原来的结论字数较多,题干限定了作答字数。本题考查学生的复述性概括能力。 答案: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没有能力;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这篇文章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作者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段话说得十分精辟,堪称传世之论,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也可以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所以,只答教师的成功一方面的就只答对了一半。 这一题的第二问“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综合性很强。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通观全文。答案只给出了答题要点,这些要点都可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批驳“不能创造”的观点,就是鼓励人们要敢于创造,其中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更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谈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说的是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这两点文中直接有所论述;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这一点可从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归纳出。总之,要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要回答完全又很不容易。 答案:教育的最大成功: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