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街头夜景?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2: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曼哈顿街头夜景?          丁  玲?  去年十一月四日,我到了纽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傍晚,我住进了曼哈顿区的一家旅馆,地处纽约最繁华的市区。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岭,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这边,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铮铮发亮的金银餐具,红的玛瑙,青翠的碧玉,金刚钻在耀眼,古铜器也在诱人。那边,是巍峨的宫殿,门口站着穿制服的巡警,美丽的花帘在窗后掩映。人行道上,走着不同肤色的人群,服装形形色色,打扮五花八门,都那样来去匆匆。这些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走在通衢大道,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世界股票的升降,有些人可以荣华富贵,更多的人逃不脱穷愁的命运。是幸福或是眼泪,都系在这交易所里的电子数字显示牌上。我徜徉在这热闹的街头四顾,灿烂似锦,似花,但我却看不出它的美丽。我感到了这里的复杂,却不认为有多么神秘。这里有一切,这里没有我;但又像一切都没有,唯独只有我。好像我有缘,才走在这里;但我们之间仍是缺少一丝缘份,我在这里只是一个偶然的、匆忙的过客。?  看,那街角上坐着一个老人,伛偻着腰,半闭着眼睛。行人如流水在他身边淌过,闪烁的灯光在他身前掠过。没有人看他一眼,他也不看任何人。他在听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对周围是漠然的,行人对他更漠然。他要什么?好像什么都不要,只是木然地坐在那里。他要干什么?他什么也不干,没有人需要他干点什么。他坐在这热闹的街头,坐在人流中间,他与什么都无关,与街头无关,与人无关。但他还活着,是一个活人,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他有家吗?有妻子吗?有儿女吗?他一定有过,现在可能都没有了,他就一个人。他总有一个家,一间房子,他坐在那间小的空空的房子里,也像夜晚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一样,没有人理他。他独自一个人,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就这样坐在街头吧,让他来点缀这繁华的街道。总会有一个人望望他,想想他,并由他想到一切。让他独自在街头,在鲜艳的色彩中涂上灰色的一笔。在这里他比不上一盏街灯,比不上橱窗里的一个仿古花瓶,比不上挂在壁上的一幅乱涂的油画,比不上掠身而过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蓝圈,血似的红唇,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中的那条小狗。他什么都不能比,他只在一幅俗气的风景画里留下一笔不显眼的灰色,和令人思索的一缕冷漠和凄凉。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曾经桃李满天下;他可能是个拳王,一次一次使观众激动疯狂;他可能曾在情场得意,半生风流;他可能在赌场失手,一败涂地,输个精光;他也可能曾是亿万富翁,现在却落得无地自容。他两眼望地,他究竟在想什么?是回味那往昔荣华,诅咒今天的满腹忧愁,还是在追想那如烟似雾的欢乐,香甜的春梦?老人,你就坐在那里吧,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一副木木然的样子,点缀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的夜景吧。别了,曼哈顿,我实在无心在这里久留。?  1.为什么说“他们走在通衢大道,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一切,这里没有我;但又像一切都没有,唯独只有我。”这些话反映了作者何种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二段写街角上坐着的一个老人时,感慨“总会有一个人望望他,想想他,并由他想到一切。”从整段文字来看,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写出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描写点(第一段)面(第二段)结合,既突出景色的特点,又揭示其实质。 B.字里行间渗透着政论性,抒情色彩也很浓。?C.以曼哈顿区的繁华反衬街角上坐着的老人,表达了对西方社会中底层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同情。?D.整散结合,语句流畅;综合运用对比、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有很强的感染力。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因为大亨们操纵着世界股票的升降,有些人可以荣华富贵,更多的人逃不脱穷愁的命运2、体现了作者与曼哈顿这花花世界的格格不入,作者对她所看见的一切持否定批判的态度。3、(1)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金钱世界里生存竞争的无情。4、AC 4、A.全文第一段为“面”,第二段则为“点”;C.文中“老人”这一形象并不是“底层劳动者”。   提示:重点在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揭示的实质是什么。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