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1:42

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治九官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或难达曰:“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出其数,验覆果信。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嘉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人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欲语而辄复止。滕他日赍酒具,候颜色,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回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闲居无为,引算自校,乃叹曰:“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达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谬误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权闻达有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  评曰:子于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于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      受:传授  B.或难达曰            难:刁难,为难  C.飞者固不可校        校:jiào,核对,校对  D.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渠: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B.后如期死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C.仓卒乏酒,又无嘉肴     成仓卒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D.滕他日赍酒具,候颜色,拜跪而请     知故为之具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     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  B.其精微若是     其用思妙矣  C.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     播之席上,立出其数  D.乃录问其女     子于其术精矣  4.下列各句语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等役心神,宜于大者远者  ②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  A.①君子等着运心用力,应当用在大处远处。     ②我好久不看了,没再反省一下,现在我打算思考     归纳一遍,过几天一定把书给你。  B.①君子同样运心用力,应当用在大处远处。     ②我好久不看了,没再检查一下,现在我打算思考     归纳一遍,过几天一定把书给你。  C.①君子同样运心用力,应当用在大处远处。     ②我好久不看了,没再检查一下,现在我打算思考     归纳一遍,过几天应当和你一起。  D.君子等着运心用力,应当用在大处远处。     我好久不看了,没再检查一下,现在我打算思考归     纳一遍,过几天应当和你一起。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达视自己的法术为至宝,不惜用好几年的时间传授给公孙滕,后来,书让他的女婿拿走了。  B.赵达先人保有此本领,欲光宗耀祖,世代为官,但最终以赵达为自己算出死期而结束了这一切,可见法术无用。  C.赵达精通算学法术,能当即准确说出突然飞起的蝗虫数目,也能拿盘子里的筷子算出朋友家的酒肉、书简的数目。  D.仁人君子应该把学术用在远大的地方,而不是用在这些雕虫小技之上,赵达对学术用心精妙,但是这不可取。  

网友回答

答案:1.A;2.C;3.D;4.B;5.C解析:1.A。受:接受。 2.C。C.两个都是“匆忙、急促”的意思。A.前者:古代对人的敬称;后者:平辈之间的爱称,多用于夫妻之间。B.前者:到;后者:连词,表假设,如果。D.前者:器皿,酒具,名词;后者:准备,动词。 3.D。D.两个都是“他的” 的意思。A.前者:刁难他的人;后者:表推测语气。B.前者:他的本领;后者:他。C.前者:飞蝗的数目;后者:播豆的数目。 4.B。“等”,同样,不是等着的意思;“省”,检查,不是反省的意思。 5.C。A.“不惜用好几年的时间传授给公孙滕”是错误的,“书让他的女婿拿走了”是借口。B.“最终以赵达为自己算出死期而结束了这一切,可见法术无用”不成因果关系。D.“不可取”,是因为赵达的学术用在没有实际意义的地方而不是他“对学术用心精妙”。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