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邯郸淳《笑林》) (1)上文□□处,若用以描写老人授钱予乞者时既不得已又极痛惜之状,则最贴切的动作应是( ) A.闭目 B.怒视 C.横眉 D.嗤鼻 (2)文中对老人性格刻画相当精彩,其中最具形象感与戏剧张力,充分表现其吝啬之态的文句应是( ) A.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B.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C.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 D.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3)本文叙述老人最后“饿死”的下场,寓有何意( ) A.怜悯 B.嘲讽 C.惋惜 D.戒慎
网友回答
答案:(1)A(2)C(3)B解析:(1)闭目,有舍不得而忍心施与的样子。怒视,生气之状。横眉,凶恶之状。嗤鼻,不屑之状。 (2)“随步辄减”,使老人吝啬之态跃然纸上。(3)老人家富却饿死,讽刺之至。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