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一)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化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了。
(二)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三)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 ,体裁 。
2.(一)段文字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对比
B.象征
C.夸张
3.(一)段文字中加黑的“这”指代 。
4.(一)段文字中加黑的“我”指 。
5.(一)段文字从 、 、 、 、 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
6.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把序号写进[ ] A.旧中国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摧残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B.在旧中国穷困潦倒,生活无法维持的农民形象。
C.由于多子,饥荒,苛税……等原因,致使贫困潦倒的农民形象。
7.闰土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 ] A.岁月流逝打的印记。
B.饥寒交迫,过度操劳所致。
C.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
8.划横线的两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 A.两句都是比喻句
B.后句是比喻句,前句不是比喻句。
C.前句是比喻句,后句不是比喻句。
9.“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是个动宾短语,其宾语是 。
10.“我想:”这个冒号表示[ ] A.总结上文
B.提示下文
C.表示强调
D.既总结上文,又提示下文
11.(二)段文字中加黑的“一气”,此处正确的答案是[ ] A.不间断的,如:一气呵成;
B.声气相同,如:同一伙;
C.一阵,如:瞎闹一气。
12.(二)段文字中“隔膜”一词,正确答案是[ ] A.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B.彼此不接触,断绝往来。
C.彼此不了解,接触少。
13.(二)段文字中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断断续续
C.表示沉默或正在思考
D.表示话未说完
14.(二)段文字中三次用到辛苦一词,其辛苦的原因是不同的。里面倾注着作者不同的感情,请用线把相应的答案连接起来: A.辛苦展转 挖空心思损害别人 同情
B.辛苦麻木 为寻找正义而艰苦奔波 愤恨
C.辛苦恣睢 为生活奔波而辛苦 愤怒
15.(二)段文字中“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答:
16.(三)段文字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A.这里的路语义双关,一指________ ;二指________。
B.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的序号是[ ] A.对未来前途的怅惘
B.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
C.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
D.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和忧
网友回答
1.《故乡》鲁迅 小说
2.A
3.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4.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是作者的代言人。
5.身材、脸色、眼睛、衣着、手
6.A
7.C
8.B
9.我在走我的路
10.D
11.B
12.A
13.C
14.“略”
15.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
16.A 地上的路,人生之路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