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是怎样总结明亡教训的

发布时间:2021-04-05 22:08:09

清康熙帝,1661~1722年在位,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阅读下列关于康熙帝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说:“夫馋谮娼嫉之害,历代皆有,而明末为甚。公家之事置若罔闻,而分树党援,飞诬排谄,迄无虚日,以致酿祸既久,上延国家,朕历观前史,于此等背公误国之人,深切痛恨。”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康熙帝谕旨:“凡行垦荒定例,俱限六年起科。朕思小民拮据开荒,物力艰难,恐催科期迫,反致失业……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朕十三岁亲政之后,即留意与此,细访其(指黑龙江流域)土地形胜、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康熙帝下令:“今罗刹(俄罗斯)复回……若不速行扑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将军萨布素……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美国学者曼考尔在《俄国和中国》中说:“康熙不想征服俄国,而是要向俄国表明,自己有力量和俄国进行谈判解决。”
  材料四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帝《中秋日闻海上佳音》(1683年)
  (1)依据材料一,说明康熙帝是怎样总结明亡教训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康熙帝对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结合已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措施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说说康熙帝的对俄政策。
  (4)材料四所说的“海上佳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评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方面的历史功绩。

网友回答

答案:(1)康熙帝认为,官吏结党营私,吏治腐败,是明亡的重要原因。
  (2)措施:鼓励垦荒。作用: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
  (3)康熙帝的对俄政策: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军事外交双重手段;以武力反抗俄国的侵略;准备通过谈判解决。
  (4)指施琅收复台湾的捷报。
  (5)平定叛乱,加强管辖,维护统一: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并设置台湾府;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胜利,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尊重各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重喇嘛教;保护佛教活动。继承统治传统: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人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