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材料二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试分析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
网友回答
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内心的和谐等。
(2)结果: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佛道与儒家融合形成了理学。原因:汉武帝时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外有匈奴威胁,内有王国割据,原有的“无为而治”思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董仲舒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外儒内法且剂之以道”的新儒学,提出的“君权神授”和“大一统”观念适应统治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