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三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两种基本类型?归纳形成不同类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
(4)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网友回答
答案:(1)类型:民主和专制。因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及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
(2)争执: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利,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争。选择: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利)、联邦制、总统制。原则:制约与平衡。
(3)美国:在革命后通过一系列协商(妥协)来完成;法国:经历了长期的一次次革命(激烈的斗争)来完成。
(4)“错位”指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