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金本位制的缺陷

发布时间:2021-04-05 22:07: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与住房的生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革命给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乎残酷的市场竞争使生产资料加速向少数大型垄断企业集中。世纪产出量的大幅增加,要求货币供给量也相应地增加。否则将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由于黄金供给不足而造成货币压制,这时货币本身的含金量不变。二是纸币超量发行,导致货币的实际含金量下降,货币实际贬值。
  ——曹家和《大萧条:起因何在》
  材料二 1931年从7月份开始,英镑兑换黄金达到了高潮,而外贸赤字也迫使英国不得不向外支付更多的黄金。黄金储备的锐减反过来又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心。7月下旬,黄金以每天250万英镑的速度外流,两周之内,英格兰银行的损失超过1.5亿美元。
  1931年9月21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不再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并且禁止黄金出口。几天之内,英镑贬值25%,与美元的汇率从1:4.86跌至1:3.75年底又跌至1:3.25。
  ——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
  材料三 在美国急需大量货币供应,急需大力提高广大群众购买力的时候,胡佛政府却顽固地坚持所谓“健全货币”政策,反对赤字开支,坚持救济工作由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和慈善机构负责,甚至让贫穷人自力更生,反对国家救济。这样的货币政策,只能使经济危机日益恶化。
  ——论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史学研究》2002.10材料四 罗斯福宣称:“我一直支持稳健的通货政策。但现在,农民为了赚取1美元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意味着‘过于稳健了’。”
  ——【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
  材料五 1933年4月19日,罗斯福下令禁止黄金出口,宣布暂时停止国外美元兑换黄金……又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10月19日,罗斯福授权有关部门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黄金,在几天后的炉边谈话中,他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解释:“现在国际贸易方面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其他国家国内政策和其他大陆上的政治纷扰,都对美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必须牢牢控制美元的黄金价值。”…… 1934年1月30日,国会通过了黄金储备法,第二天美国宣布恢复美元与黄金的汇率。1934年12月,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又上涨了14%。
  ——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金本位制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罗斯福为什么采取放弃金本位制的措施?

网友回答

答案:(1)经济迅速发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受到黄金储备限制;金本位制的运行缺乏响应的国际监督和保障机制;金本位制建立在英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以英国国内货币制度为支柱,其它国家经济易受其牵制;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地位有所动摇,金本位制的基础动摇。
  (2)经济危机和胡佛政府“健全货币“政策的教训;防止黄金外流,未定黄金储备;为刺激出口大开方便之门;国际货币秩序和贸易秩序的混乱。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