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发展也受到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重视教

发布时间:2020-10-09 00:24:14

(32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发展也受到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视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贯传统,对儒家来说尤其如此。这不仅在于它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是在于确立了传统教育的框架:在培养目标、教育学习内容、教育办学形式诸方面,两千多年的教育未能超出其范围。
——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材料三? 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出现在1412年,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苏格兰的大学异军突起,又先后建立了三所大学。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18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已经在阿伯丁大学确定了地位,而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成为主要的医学中心。在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化学、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激发了人们将科学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上去的兴趣,苏格兰的大学顺应时势,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课程,并与制造业建立了联系,这与依然稳坐“象牙塔”中的牛津和剑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1740年开始,格拉斯哥大学的本科生中约有40%来自工人或商人家庭(有些来自英格兰),它的许多毕业生都在工商界获得了成功。在苏格兰,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进程要比英格兰大学开始得早。格拉斯哥大学在梅尔维尔担任校长期间(1574~1580)就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第一年学习人文学科,第二年学习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第三年学习道德和政治学,第四年学习自然哲学和历史。1708年爱丁堡大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四年中由同样的教师教授所有科目的做法,到1753年这种做法几乎被所有的大学所采纳。1729年,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授首次用英语取代了拉丁语讲座。这些改革使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独树一帜,连牛津大学都自愧不如。
——《外国高等教育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确立的教育框架的内涵。(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政府发展教育的措施及其影响。(10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苏格兰大学崛起的原因。并概括苏格兰大学的创新和影响。(16分)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教育框架的内涵抓住材料一中“而是在于确立了传统教育的框架:在培养目标、教育学习内容、教育办学形式诸方面”的信息,从培养目标、教育学习内容、教育办学形式等角度,联系所学知识来归纳,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君子;在教育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蓝本,以德育为主,主张忠、信、仁、义;确立传统教育以私学为主的模式,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打破贵族教育。
(2)第一小问措施结合图片信息“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联系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在教育方面的举措来归纳;第二小问影响,可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传播西学,近代科学的发展,教育的近代化等角度来分析,如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培养了各类新式人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型高等学校,是“百日维新”唯一保留的成果。清政府推行“新政”,内容之一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晚清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有利于传播西学,开启民智,促进中国资产阶级思想的形成和传播,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三中“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的信息,可归纳出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较少受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再结合大学发展的重要时间段,联系所学可得出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小问创新和影响,抓住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育方式的角度来分析归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