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分辨光盘的质量。

发布时间:2019-08-26 04:31:32

怎样能分辨光盘的质量。

推荐回答

1、了解碟片信息。一张刻录碟片在出厂前一般都被写入了ATIP信息(在碟片的最内圈),通常用几个连续的16进制的代码表示了一些信息,一般包括了碟片制造商、标称容量、碟片的种类、碟片的染料名称代号、碟片的速度等等。通常来说,ATIP的信息需要通过特定的软件配合刻录机来读取,这类型的软件有Feurio CD-Writer、光碟作坊等,基本上以上两个软件都可以让你全面了解所需要的ATIP信息。如果你对染料的Dye编号很熟悉,一定需要知道光碟的Dye编号,十分传统的CDRIdentifier就可以帮上你的忙。 2、染料的区别。CD-R盘片使用有机染料(organic dye)作为记录层的主要材质,这种有机染料是几百万个相同分子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组织结构,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机染料有Cyanine(花青素,绿碟)、Phthalocyanine(钛青素,金碟)、苯二甲蓝染料(蓝碟)等等,碟片染料的不同虽然在大方向上并不影响每一个碟片的质量,但是在抗光性、耐用性方面还是有点区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选择。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仅仅只是用来保存数据,绿盘和蓝盘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数据保存要求很高,那么就要选用金盘,它的刻录数据质量是最好的,不仅保存时间最长,而且刻出的光盘在一般光驱中都可以读出来,但是它的价格也是最贵的。而绿盘对所有的刻录软件和刻录机都可以很好地支持,如果你对你的刻录机的性能还不太了解,选择绿盘可以让你放下一百个心,绿盘的兼容性要优于使用其他染料的盘片。通常鉴别盘片的染料可以通过十分直观的观察法,在光照底下不停旋转碟片,观看碟片所反射回来的颜色到底偏向于何种颜色就是何种碟片。不过这种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制,像现在许多金盘由于采用的染料和品牌的不同,看起来也和绿盘十分相近,这时候就需要出动之前介绍的两款软件了,当然完全中文化的光碟作坊是首选了,不但可以识别到光碟的具体制造厂商,而且连染料也用十分易懂的中文翻译出来,十分方便。 3、碟片级别。碟片级别是以碟片的外观、生产时的良品率为主要依据,分为A级、B级、C级,通常在表面上是不能够识别出来,在这里我们只能够 通过碟片外观和染料涂层的做工来进行鉴别。优质的碟片通常碟片材质较为结实,弯曲的时候弹性十分好,如果购买的时候觉得手感 偏软缺乏弹性的话,这款碟片就需要认真考虑是否值得购买了。其次由于光线的反射和碟片表面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碟片表面的印刷也是十分 重要,识别的方法也十分简单,拿在手上有角度地看过去,好的碟片颗粒感很小,而且用手刮的时候不易脱落,差的碟片就反之。将盘片亮面 朝上,视线与盘面呈10~30度夹角逆光(注意,一定要是逆光)观察,好的盘片外缘没有水波纹或水波纹极不明显,而一些较差的盘片则能观察 到明显的水波纹。另外一个更直观的方法是将盘片亮面垂直朝自己,正对着较亮光源(如日光灯、较明亮的窗外)逆光看去,好的盘片是看不 到背面的图案的,如果能清晰地看到背面的图案,建议你绝对不要购买,哪怕它是多么著名的牌子。当然,如果你仅追求刻录速度,而且你又 不打算长期保存的话,这种盘片是最适合你的。道理很简单,盘片背面的染料层越厚就越不容易透光,而染料层越厚,刻录时所需的刻录激光 功率越大,刻录的速度自然也上不去,但刻录的数据保存时间却很长。在这里,最大刻录速度与光盘透光性成正比,而刻录质量与透光性成反 比,如何选择就看你的需要了。 用Feurio CD-Writer可以清楚地显示碟片信息。在这里可能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碟片级别其实就是ATIP信息中的Disk Sub Type子类型信息,事实却并非如此。Disk Sub Type中的A、A-等信息只是Sony和Philip制定的刻录模式而已,和碟片级别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在技术橘皮书中有明确的说明。不过,结合实际的应用观察可以知道,A+刻录模式的碟片在各方面都要优于A刻录模式的碟片,因此大部分的盒装碟都是Type A以上的碟片,在散装碟中如果遇到了这些碟片可千万不要错过。 4、刻录速度。刻录速度就好像碟片的身份证一样,在出厂的时候厂商会在保证刻录质量的前提下标识速度,这也就给我们留下超速刻录的空间,目前主流的CD-R碟片的刻录速度都在24x以上。一般来说,用户在选择碟片速度的时候可以根据刻录机的最大刻录速度来选择,当然大部分的碟片都可以进行超速刻录,不过超速刻录的最终效果,除了要看碟片本身的质量以外,还必须考虑刻录机本身采用的刻录控制技术。不过在此也提醒大家, 不要为了节省那么三两分钟而使用最大刻录速度,要知道刻录质量始终是与刻录速度成反比的,孰轻孰重自己掂量着办吧! (反正我在刻录光盘时都是用最低速刻录的,而我刻的光盘也都比周围朋友刻的寿命要长,个人意见,信不信由你了。) 5、刻录容量。每个碟片在出厂的时候都有容量的限制,厂商也会在碟面上明确标识出碟片的标称容量,如果刻录机可以支持超刻的话,我们就可以超出碟片容量进行刻录,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CD Speed这个软件来测试碟片可以超刻的容量。 Overburning Test子工具能够检测碟片最大超刻容量。在CD Speed的扩展文件菜单(Extra)下有一些子工具,使用Overburning Test子工具能够检测碟片最大超刻容量,另外还可以得到光碟部分的ATIP信息(染料Dye、标称容量等)。直接点击Start,软件就开始模拟进行刻录,并且最后得出光碟的超刻容量。但我 在此再次泼 大家一点冷水,当刻录到外圈时(刻录时的顺序是由内圈到外圈),由于外圈的盘面质量比较差一点(质量稍差一点点的就有水波纹),而且 外圈的振动也大很多,因此外圈的刻录质量要比内圈的差得多。可能大家都有些经验,好多盘片只能读前面一部分,后部分怎么也读不出来, 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多得一些刻录容量值不值得冒数据丢失的险也请掂量掂量吧! 选择刻录碟其实并不困难,只要不是太贪图便宜购买很差的散装碟,一般来说碟片的质量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只不过可能不能超速或者超刻而已。对于一些有特殊用途需要拷贝大容量文件或者经常备份资料的朋友来说,用心去选购一款合适的CD-R碟片就十分重要了,通常购买的时候数量都非常客观,费点心思去选好一个牌子以后,以后的工夫就可以省多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