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三角形的技术形态

底部三角形是深沪股市最常见、最实用的底部形态之一。如果它能成功的向上突破,上升空间很大,投资者应对它高度重视。

“底部三角形”特征:

1、在跌势中出现;

2、股价在3次探底时,几乎都在相同的价位上获得支撑;

3、股价每次探底后反弹的高点不断下降;

4、股价第三次探底后,反弹力度加强,成交量放大,冲过了上档压力线并立于压力线上方;

5、在形成三角形时成交量呈逐步萎缩状态,以至于出现极度萎缩;

6、向上突破之后,常常会有一次回抽,配合较小的成交量。筑底回升,买进信号。在底部三角形形成的后期,不能再盲目做空,要密切注意成交量的变化,一旦发现成交量放大,股价冲破压力线时就可试着做多,如回探颈线再创新高时可加码买进。

一般来说,底部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的概率为4:1。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股价经过连续几次大幅下挫,反弹力度越来越弱,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该股的前景失去信心,想跑的基本上跑了,剩下的已是铁了心的死多头。此时做空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市场上如果有新多力量加入,空方就无力打压,很容易引起股价的上扬。所以,底部三角形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抄底的良机,而这种技术图形经常发生在深沪股市的一些冷门股上,很多大黑马就是这样产生的。故我们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底部三角形”往上突破有两种情况:一是突破上边线,经回抽后,再往上走;二是突破上边线后,直接往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