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应该采取的理财方法

“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这段话来自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如果你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那么你一定听说过他的黄金搭档——沃伦·巴菲特。身为一名理财规划师,我十分认同“财富与自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女性,这份“独立自主”又显得更加可贵。

有统计表明,家庭理财的主角68%是女性,但其中70%的女性是家庭存折、信用卡、票据的“保管员”,并没有系统的为自己或家庭财务做过理财规划。这样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女性必须具有一定的“财商”,才能把家庭资产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理财师为所有女性送上一份礼物——我们将分阶段来介绍不同年龄段女性该如何理财规划。

  初入职场: 培养储蓄习惯 积累投资本金

这个阶段的女性刚从学校毕业,初入社会,工资不高,花销相对较高,并且大多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投资经验也很欠缺。

理财建议: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投资就是自己,投资自己并不是意味着把花销都用于吃好的穿好的,而是量力而为,把钱用在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上,例如参加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多看书,建立人脉资源等。

这时的你开始有了收入,虽然起薪可能并不高,在这个阶段应当开始培养自己的储蓄习惯,这对今后的理财人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首先,建议从合理控制收支开始,不要做月光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动、便利的记账软件等应用程序来培养记账和预算的习惯。其次,可以合理使用信用卡从而增加现金的流动性。

年轻人的风险承受力高,建议把月收入的20-30%用于强制储蓄,在储备到3-6个月的月支出作为紧急备用金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可再将其中10%左右用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定投,这样做可以在未来5-10年为自己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保障方面,这一阶段手中资金有限,因此建议在社保健全的前提下,用不超过年收入5%的资金来为自己购买消费型意外险和消费型重疾险。

成家立业:关注家庭财务健康 完善家庭财务组合这个阶段的你事业进入稳定期,收入增加,准备成家或已经成家。在这一阶段的女性通常有许多理财目标: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等等。

  理财建议:

这个阶段的你需要将个人财务独立的视角转换到家庭财务健康。这时的家庭收入和支出都在上升,储备足够紧急备用金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投资知识以及投资渠道,积累相关投资经验,完善家庭投资组合。

建议将家庭收入的30%左右用于理财,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债、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等中低风险产品,一部分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配置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贵金属等高风险产品。用年收入的5%左右为自己和家人配置消费型意外险和消费型重疾险,还可以根据经济状况考虑配置定期寿险、分红型保险。

  初为人母:储备教育基金 让资产稳步增值

这个阶段的你财务状况稳定上升,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不仅要抚养孩子,有些家庭还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一些妈妈因为种种原因将孩子放在老家由老人教养,这一现象在北上广尤甚,还有一些女性成为单身妈妈。无论以上哪种情况,这个阶段的财务保障变得尤为重要。

  理财建议:

这段时期,紧急备用金的储备很重要,以应对孩子、老人的突发支出状况,金额以3-6个月的家庭支出为佳。资产配置以中等风险产品为主,适当配置高风险产品。

让孩子有保障的前提是父母都有保障,社保齐全的同时首先考虑给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商业保险,这样一旦有意外发生,能保证最基本的家庭生活水平,孩子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其次是给非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商业保险,以消费型意外险、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为主。

在孩子1-2岁时要考虑为孩子购买保险、储备教育金。家庭年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5-10%比较合适,保额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教育金是一项时间较长的投资,所以应该及早准备,并选择一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具有长期投资优势的产品,可以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给孩子储备教育金,5-10年后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人到中年:减少高风险投资 加强健康保障

对中年女性来说,稳定富足的生活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是变成生活最大的期待。这个阶段也正是家庭财富高速增长时期,对财务保障和稳健增值的功能更为看重,同时更需要加强家人及自己的健康保障。

理财建议:

这个阶段开始为自己、家人储备养老金。养老金的储备期限越长,对女性的晚年生活越有利,因此中年需要开始准备专门用于养老的费用了,这部分资金可以选择定投等小投资、细水长流的方式,也可选择分批投资风险较小的品种,比如国债、定存或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等,做好期限的选择。

适当地加大保险需求的投入,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很重要,同时还应考虑购买定期寿险、养老险等,为晚年健康撑起保护伞,防止意外状况发生后造成财务危机。理财目标以保值为主,逐渐减少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中低风险产品如国债、银行理财、债券型基金都比较适合配置,对于资产较多并有一定投资经验的家庭来说,可适当配置一些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