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 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做了什么措施
网友回答
相信很多人都渴望全球气候能够恢复正常,因为这样就可能防止气候变暖的事情发生。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据人们所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加快,而且还将达到最快的速。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北半球每年都在升温,这个升温速度在一千年前根本都没出现过,由此可见,这样的变暖速度让居民不免有些担忧。而且其他国外媒体也认为每个居民应该为这样的现象做好准备,只有做到这些,固定是能够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
而且美国的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现象可能让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而且在不久的时候就可能改变这样的方式。其实面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这样必然是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的惊喜。最重要的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气温上升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只要是我们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将是拥有着一种愉悦的心境。
其实不论是哪个国家,首先最注重的还是经济的发展,但是不管怎么样,环境治理也是很重要。因为如果环境治理的效果比较好,空气比较好,那么就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现象,如此固然是能够带去一定的乐趣。不过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针对气候变暖的现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在保持人们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保护好环境的发展,确保空气的清新。
众所周知,一旦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的现象,那么生活在每个国家的沿海一带的居民可能面临着生活的危机,面临着迁移的危机,而针对一些岛屿上的人来说,也是可能面临着这种危机,面对这些危机,我们真的需要采取良好的应对策略,这样才是能够确保大自然的安全。
在当今的环境下各国政府机关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面对即将来临的气候变暖的现象,注重好环境的保护措施,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守护环境,然后才是可以让自然回归原来的状态,如此才是拥有着一种美妙的心境,带来一种美好的感觉。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重点是应该重视这些现象,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必然是能够解决不少的问题,从而让自己的心境感觉到温暖与美好。
网友回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UNFCCC) 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截至2009年12月7日到19日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为止,目前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增加至192个。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1997年12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通过。《京都议定书》要求框架公约附件I的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2008至2012年将六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削减至少5.2%。《京都议定书》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生效。
《京都议定书》对框架公约的“承诺”进行了具体化,明确框架公约附件所列缔约国(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第一个承诺期内(2008至2012年)的总量目标和分解指标,并对计算方法进行规定。议定书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至2012年将六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削减5.2%并具体到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