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加重铬酸钾有什么用,经过怎样处理才能从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以外的放线菌

发布时间:2020-07-10 09:16:21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加重铬酸钾有什么用,经过怎样处理才能从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以外的放线菌

网友回答

放线菌分离百遇到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既要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研究青霉素、萘啶酸、制霉度菌素、重铬酸钾问和氟哌酸5种抑制剂对分离土壤放线菌的影响,其中以重铬酸钾的分离效果最答好,试验结果回分析得到最优抑制剂组合为重铬酸钾0.6 mg.L-1,制霉菌素10 mg.L-1,萘啶酸10 mg.L-1,其中制霉菌素在3个因子中起的作用最大答。

网友回答

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采集土样的要求和方法。
    2、掌握由土壤中分离稀有放线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并掌握土壤稀释法和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4、学习并掌握抗生菌的鉴别方法。
  二、原理
    筛选放线菌是新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抗生素有80%皆来自于放线菌。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并在土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地,放线菌在比较干燥、偏碱性、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数量居多。通常,随着地理分布、植被及土壤性质的不同,放线菌的种类、7a64e4b893e5b19e31333335343931数量和拮抗性也各不相同。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其中的放线菌多以链霉菌为主,因此人们通常将除链霉菌以外的其它放线菌统称为稀有放线菌。若以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得到的几乎全部是链霉菌。然而,当采用加热处理土样、选用特殊培养基或添加某种抗生素等方法时,均可提高稀有放线菌的获得率。由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稀释法、弹土法、混土法和喷土法等,本实验主要采用稀释法,并通过选用特殊培养基的方法,来获得少量稀有放线菌。
    由土壤中分出的放线菌需进一步鉴别是否为需要的抗生菌。首先应根据筛选目的确定试验模型,然后利用培养基平板进行拮抗性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块法和滤纸片法。其主要依据是扩散原理,即观察在抗生菌周围是否会出现明显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和透明度则表明了该菌株抗菌活性的强弱。本实验选用了这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
    1、培养基: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精氨酸琼脂,高氏1号琼脂,以上每种培养基皆用500ml三角瓶分装250ml。
    2、灭菌物品:牛皮纸袋,培养皿,1ml、5ml吸管,250ml三角瓶分装90ml无菌水(含30粒玻璃珠),18×180mm试管分装9ml无菌水,牙签,玻璃刮铲,18×180mm试管中分装10 ml 1‰K2Cr2O7母液。
    3、试验菌:
      (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
      (4)深红酵母(Ruodotorula rubra)
    4、其它:采土铲,细目筛,药勺,称量纸,试管架,小天平,记号笔,打孔器,游标卡尺、镊子,圆滤纸片,15×150mm试管分装5ml无菌水,1ml吸管,无菌漏斗。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