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F1.F2分别为椭圆C:+=1的左.右两个焦点. (1) 若椭圆C上的点A(1.)到F1

发布时间:2021-02-18 11:35:39

设F1、F2分别为椭圆C:+=1(a>b>0)的左、右两个焦点.

(1)

若椭圆C上的点A(1,)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2)

设点K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F1K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3)

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

(1)

  解析: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由椭圆上的点A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是4,得2a=4,即a=2.

  又点A(1,)在椭圆上,因此+=1,得b2=3,于是c2=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焦点为F1(-1,0),F2(1,0).

(2)

  设椭圆C上的动点为K(x1,y1),线段F1K的中点Q(x,y)满足x=,y=,即x1=2x+1,y1=2y.

  因此+=1,即(x+)2+=1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3)

  类似的性质为:若M、N是双曲线-=1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

  设点M的坐标为(m,n),则点N的坐标为(-m,-n),其中-=1.

  又设点P的坐标为(x,y),由kPM=,kPN=,得kPM·kPN=·=,将y2=x2-b2,n2=m2-b2代入得kPM·kP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基本知识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第(3)问对考生的联想、类比、逻辑思维及运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提供的信息,让考生通过类比自己找到所证问题,这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方向.应引起注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