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中学初三同学开展了“文化寻访”活动,寻访了紫金山、老门东和南京博物院。 【钟山秋韵】 小钰参观紫金山后,在题为“钟山秋韵”的“寻访笔记”中写道: ①秋日曦光里,金黄的银杏叶被秋风吹起又吹落,吹落又吹起,最终摇摇晃晃,扑向土地的怀抱,宛如归乡的游子,qiè( ▲ )而不舍。②午后暖阳下,石象路两旁的石兽鳞次栉比地排列着。③它们宽厚地沉默着,任凭四、五个孩童在身旁欢快地xī( ▲ )闹。④黄昏,脉脉( ▲ )的斜晖洒在沧桑斑驳的甬道上,如此的静美。⑤朝夕多彩的石象路,给这看似寂寥的秋天带来最温暖的慰藉( ▲ )。 3.这段话中有些易错的汉字和拼音,请你在括号里帮小钰标注出来。(4分) 4.这段话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第 ▲ 句,词语误用的是第 ▲ 句(2分) 【门东味道】 小恒寻访了“老门东”,领略了门东味道。下面是他对“德云社”门前对联的解说: “学笑艺为衣食雅谐共赏,奉高朋孝父母亲和天下”这幅对联很有味。上联的“学笑艺为衣食”说明了德云社演出的是传统幽默曲艺,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雅谐共赏”表明了德云社相声的表演特色;下联中的“奉高朋”三字表达了德云社对观众的尊重,“孝父母亲和天下”表明其承继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 5.请你用行楷把“德云社”门前的这则对联抄录一遍。(2分) , 6.小恒对老邮局门口的对联“邮通中外,信达天下”有些不解,请帮他解说一下。(2分) “邮通中外,信达天下”这副对联很巧妙: ▲ 【“南博”瑰宝】 小勋寻访了新南京博物院,参观中,他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南京博物院现有各类藏品4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062件。藏品涵盖石器时代以来的历代文物,包括大量现当代艺术珍品;其中,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和民俗器物等应有尽有。这些藏品大多历经久远,普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南博”藏品的另外两个特点,填入下面的空格。(2分) 藏品数量丰富、▲ ▲ ▲ ▲ 、 ▲ ▲ ▲ ▲ 、价值很高。 【“白局”新生】 【材料一】“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12月21日,“寻访小组”在街头向南京市民发放问卷,调查人们对“南京白局”的了解情况。经过统计,获得以下数据: 认识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 人数比例1%14%63%22% 【材料二】2012年以来,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在小学阶段开设“珠心算”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在头脑中打算盘”。这既让学生对珠算有了直观的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三】右侧漫画题为“只管拆”,反映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文物保护、文化留存的冲击。 8.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统计表的内容。(2分) ▲ 9.目前,“南京白局”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为促进南京白局的继承和发展提两条建议(2分) ▲
网友回答
3.(4分)锲 嬉 mò jiè 4.(2分)标点错误的是第③句。(应将“四、五个孩子”中的“顿号”去掉) 词语误用的是第②句。(“鳞次栉比”使用错误) 5.(2分)用行楷,视写的情况给赋分。(美观工整得2分,正确得1分,有错别字或潦草难以辨认得0分。) 6.(2分)上联说明了“邮局”的功能是在全世界的广大范围内传递邮件,沟通信息;下联一语双关,既表明邮局传递信件的范围广大,也宣扬了邮局诚信经营的理念(仿照“德云社”对联的分析形式,分成上、下联进行分析,各1分)。 7.(2分)历史久远 种类繁多(一般以“主谓短语”形式表达,意近即可) 8.(2分)绝大多数(近八成)市民不了解“南京白局”(意近即可)。 9.(2分)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熟悉“白局”;“白局”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白局”艺术的传承;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为“白局”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