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2:02: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3分)2.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4分)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分)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4.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5.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5分) 

网友回答

1. 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3分)2.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我”家的梧桐树成了它们归来的家;(2分)“我”长年奔波在外,故乡的家是“我”能够停歇的地方。(2分)3.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只要答出两种修辞即可)突出了梧桐树花期之迟,令人难以察觉。(2分)4.写出了燕子迁徙归来后在梧桐树上兴奋和鸣的情景。(2分)表达作者对这些活泼燕子的喜爱之情。5.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运用想象,再加上深情的询问,表达了对燕子的关切,也含蓄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事也起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5分,分析得有道理即可)
【解析】1.试题分析:第四段第一句即有所交代:“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一是美好的梦想,一是现实的需求。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阅读,答案在文章中间段落中,不仔细阅读容易忽略过去。题干中没有提示问题相关文字段,必须一段一段的梳理文字,尤其要注意段首句,往往是概括要点的句子,可作解答的参照。2.试题分析: “我”长年奔波与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是相似的,而且,寻找归宿感也是相同似的,作者是以人比物来写人。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不难,作者写作的用意甚明,物与人的相似点清楚。理解文章一些细节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要深入到文字中即语境中去理解,二是要思考全文作者表达的主旨,综合分析,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树早已盛装”是拟人,“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是比喻,“慢慢探出头来”是拟人。梧桐树与其它“盛装”的树表现的生机不同,是对比。“又过了几天”“才像”“姗姗来迟”“慢慢”这些词语皆表现梧桐树花期之迟。考点:修辞手法了解点评:本题不难,句子内容明确易懂。常用的拟人比喻修辞手法主要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形象性,给读人以鲜明的印象,同时也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些写法。4.试题分析:“喃喃说个不停”,“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与老友说”,作者把燕子当人来描写,作者心中把燕子也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考点:品析语言点评:本题不难,作者描写燕子的语言情态非常清楚,感情深蕴,细品即现。描写性的句子,景(物)与情总是相依相附的,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写什么样的景物,其情感的流露可见一斑。5.试题分析:注意结尾段中两个“意像”,梧桐树,即指故乡,燕子,即指自己,风雨中的燕子想念的是可以栖息的梧桐树,字里行间中藏不住的思乡情,考点:文章含义理解点评:本题似很深刻的问题,但作者写到文章结尾处,可谓水到渠成,情感与思想皆像活水一样流淌在读者的眼前,润读者的心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