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②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③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④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1.第二自然段的加点词“大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2.第三自然段中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网友回答
1.不能去掉。“大部分”说明不是全部,说明有些抗生素对细菌是不能起到抑制的作用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列数字、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有些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弱但是却很猖獗。
【解析】1.试题分析:分析这道题可以先去掉这个词,看出抗生素的重要作用,加上这个词可以看到原来不是所胡的抗生素都有这种作用,不排除个别抗生素没有这样作用的情况,从中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点评: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准确、生动的特点,特别是表示约数的词,都是在无法取得绝对准确的数据基础上使用的,它们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所以应该注意分析。分析时可以通过加词和不加词的效果进行比对,得出结论。答案的结尾要扣到说明文语言特点上来写。2.试题分析:从“例如XXX”句子可以判断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80%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是有说服力,生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其准确详实的说明内容。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点评: 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画图表、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用、作比较这八种,平时学习中应该分类加以记忆,结合每种方法特点记住每种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答题时再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