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我们为何“压不住火”胡楚青①近日,《新周刊》杂志一篇“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的封面文章,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国人“烦躁情绪”的大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愤怒”确实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常态。 ②在一项各国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时间调查中,德国人为60秒,英国人为45秒,美国人为40秒,中国人最低,只有15秒。有数据统计,60%的开车者,都会因为等红灯、加塞等事情产生愤怒情绪,其中10%的人,甚至可被确诊为“路怒症”。不止中国人,“压不住火”其实成了全球人的困扰。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需要接受“愤怒管理”的课程调养。到了购物旺季,国外商场甚至不得不动用愤怒管理专家来安抚那些暴脾气的客户。 ③愤怒,确实是普通人最不善于处理的一种情绪。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伯格市的愤怒化解研究所主任道尔·金特里博士曾统计过,每人每周会发怒两次,男人发怒的强度要大一些,女人每次发怒的时间要长一些。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教授的研究发现,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 ④“向来以隐忍著称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压不住火。”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生存压力成为人们易怒的根源;第二,价值观的破碎,让人们觉得未来无法把握,而曾经教导人们“温良、忍让”的传统文化,也面临消亡;第三,自然环境的缺失,钢筋水泥的围绕,使人们越来越不安;第四,缺少朋友、缺乏沟通,让坏脾气只能通过谩骂得以宣泄。 ⑤愤怒的“怒”字,拆开来就是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说明在你生气时,心已经成为情绪的奴隶了。很多人在“气得要命”时,感觉就像是有拳头在捶打自己的胸口。事实上,当你感到愤怒时,你全身的肌肉,你的脖子后的汗毛,你的血压,你的血糖水平,你的心率,你的呼吸频率,你的肠道,甚至你手指头的温度……都会发生反应。人生气时,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分泌都会增加,严重影响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⑥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还具有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由此,爱尔马甚至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他认为,虽然生气和长跑同样会造成人的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但长跑是血压缓慢上升且心跳加快的过程,回落过程同样缓慢,生气则是瞬间上升,身体不好的人或老人,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心肌梗死,还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心情烦乱等。这些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因素如果相互影响,会带来恶性循环,诱发疾病。 ⑦除影响健康外,怒火还会使人的判断力降到零点,并严重破坏人际关系。美国杜克大学博士莱德福德·威廉姆斯花费毕生精力写出了畅销书《愤怒杀手》。他表示,负面情绪可能伤害工作和家庭关系,从而导致丧失对别人的尊重和自尊心。当我们在愤怒的情况下,会自以为是对威胁立即做出反应,“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我们看起来无比愚蠢。” 1.从文中看,发怒对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请你从三个方面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 第②段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3分) 3.揣摩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愤怒的“怒”字,拆开来就是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说明在你生气时,心已经成为情绪的奴隶了。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发怒时的感受,并提出两条制怒方面的建议。 (3分)
网友回答
1.(1)人生气时,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分泌都会增加,严重影响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2)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还具有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3)怒火还会使人的判断力降到零点,并严重破坏人际关系2.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以做比较为例,将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中国人等待红灯时的忍耐时间进行比较,说明中国人最没有耐心。3.“奴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人生气的时候容易失去理智(心无法控制住情绪),导致情绪失控。4.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制怒建议(仅供参考)(1)克制自己,不要马上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克制冲动并不意味着积累愤怒,而只是说你在感到愤怒的时候应该先冷静一下。(2)进行选择性分析。承认自己受了委屈,并承认再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争论也无济于事,于是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拒绝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侵蚀自己的幸福感。
【解析】1.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找到第五段最后一句和第六、第七段最后一句摘引。考点:梳理文字,概括内容。点评:本题不难,关键是要细心阅读,找准相关的句子。此类概括题,先要看准题干中提问的关键点,然后紧扣这个点去梳理文字,找出相关信息,文中有明确的语言直接摘引,没有的话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2. 试题分析:题干中问到“哪些说明方法”,要求把所用的说明方法一一列出;看清“举一例说明效果”,不要每种说明方法都“说明”,不做无用之功。所谓“效果”,就是说此种说明方法怎么突出或表现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考点:说明方法及作用。点评:本题不难,文字信息明确,易于判断,且学生对说明方法掌握还是比较好的。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也就五六种,平时学习注意记忆,了解它们的特点,注意区别。3.试题分析:“表达作用”,“表达”,是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不是说明方法),包括修辞方法,“作用”,是指这种方法达到什么效果,突出表现或说明了什么问题。考点:语言含义理解。点评:本题不难,语言含义比较浅显,易于理解。在说明文中,常常也用生动说明的方法,在语言上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形容,一方面突出说明事物,一方面增加说明文的生动性,学习时要加以体会。4.试题分析:“谈体会”,根据文中提到的发怒的原因和结果来谈抑制自己发怒的措施,注意“结合实际”“两条”的要求。考点:理解文意,发表见解。点评:本题不难,问题浅显,易于解答。谈认识类的主观题,不可空泛地谈,要由文章内容中的某一点某一方面引导出来,有的还要结实生活现象或自己的情况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