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三网融合”成功之“火”可以燎原吗?

发布时间:2019-09-08 22:26:07

宁夏农村“三网融合”成功之“火”可以燎原吗?

推荐回答

  “城里人享受不到的,我们农村先用上了!”宁夏平罗县沿河村村支部书记在接受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说,这句不太经意的话却道出了目前IPTV或“三网融合”在城市的推进之囿。我们不得不萌生这样的思索:宁夏“三网融合”在农村率先取得突破,这种突破之于全国,该有怎样的借鉴或启发呢?对宁夏来说,这把“火”能从农村烧到城市吗?对全国来说,能将这把“火”燎原到其他省份吗?

  农村信息化——

  城乡一体化的捷径

  去年12月10日,宁夏农村信息化推进的具体推进者之一,时任宁夏信息办主任的周金柱就任银川市金凤区党委书记。在金凤,他开始着手研究信息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具体措施。他心底里有个设想——“三网融合”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城市里也要逐步铺开,农村信息化破解了“三网融合”,在城市,要通过信息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实施过程中,周金柱发现,“三网融合”仍然是信息化推进中无法逃避的问题。“谁都要建一个网,倒是方便了自己,可麻烦了百姓。”周金柱认为,没有资源共享,没有信息交互流动,就谈不上信息化。为此,金凤区在今年初争取了工信部批准的国家级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依托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采取外包方式,由宁夏电信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建设了金凤区信息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周金柱说:“就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录入入手,本辖区内人口管理、家庭信息、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数据全部录入平台,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位一体、三级互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周金柱相当明白政府主导的作用:“为老百姓服务的基本信息化平台建立起来后,其他的文化、医疗、水电、银行等自然会慢慢进入。”

  金凤区是宁夏首府银川市环境最好、潜力最大、吸引力最强的城乡结合区,2009年被列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及自治区政务服务五级联网示范区后,初步探索出了“三个统一、三项公开、五级服务”的推进模式。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59个党政部门、7个镇(街道办事处)及57个行政村(社区)五级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互通、左右相连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了统一的便民服务机构,将行政审批、信息发布、办件查询、投诉维权等公共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在服务中心管理;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严格规范各级工作人员公共服务的行为。记者参观了丰登的一个站点,虽然下着大雪,依然有众多的群众来这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这个站点是由工信部捐助建设的金凤区丰登镇农村信息培训中心,据说这里已经举办了16期信息化培训班,重点培训了各部门信息化分管领导、政务服务中心、各便民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共计900人次,提高了基层干部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

  在金凤区政府的会议室里,周金柱走进来,一声“开会了”,大家就座后,没有人拿文件,没有人拿纸笔,只见每人桌前缓缓升起一个电脑屏幕,当天开会讨论的文件、商量的议题都在网上,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三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服务公开。在丰登镇的一个服务点,记者看到,这个网络基本形成了以宁夏区、银川市、金凤区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站、村(居)便民服务点五级联动的城乡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绿色通道”。村民要办的事情、办理过程和结果通过网络直接反馈,证件、证照统一定期集中送达,使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即可办理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做到了一站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原地反馈。便民服务站点安装了IP摄像头,监察和职能监管部门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实时监控,跟踪流程进展、监督工作人员,确保各级服务机构真正做到“高效、便民、廉洁、规范”。今年以来通过网上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106项,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9.7%。金凤区在解决城乡经济二元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有90个农家乐企业,吸纳1200名农民就业,通过网上查询、电子预约等方式,每天可吸引4000市民前往消费,节假日超过5000人,企业增加收入近50%。今年仅丰登镇通过网络销售特色水禽5万只,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解决了26940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劳务输出1.2万人。金凤区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4500部资料、60套电视节目、三农呼叫中心800多位专家和农村综合信息网5TB的涉农资源;开通了金凤频道和1000部3G手机,实现了随时随地上网办公和信息查询;利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7个镇(街道)、57个行政村(社区)发布各种特色产业供求信息千余条,居民缴纳话费、找家政服务、企业发布信息、找工作、领取养老保险等都在这个站点,做到了村民治疗小病不出村、文体娱乐不出村、日常购买不出村、了解信息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的服务,农民也逐步享受到了城市化的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真正的内涵和目标是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人们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享受现代化的文明生活。在金凤,我们看到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越来越小了,城乡一体化的雏形基本形成。

  IPTV

  能从农村包围城市吗?

  “三网融合”可以说在宁夏的农村基本实现,那么城市呢?对于这个记者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级政府主管领导的周金柱给出了一个建议:电信、广电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都是国家的重要行业,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广电在有线电视网上投资很大,市场渗透率很高,电信要想一下子将IPTV推开来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在业务拓展当中逐渐去融合,广电原来的老客户不必动,电信多去发展新客户,在新的群体中去推进。同时他也表示,金凤区政府不会再批准广电在有线电视网上的建设项目。

  对于“三网融合”中的利益平衡问题,周金柱很坦诚地说:“在农村,广电要搭电信的车;在城市,电信要搭广电的车。广电的城市入户率要高,那么,在城市发展IPTV可以给广电更多的分成。”周金柱说他愿意牵这个头,促成电信和广电两家在金凤区IPTV业务推广中的合作。

  宁夏经信委主任王永耀说,宁夏农村信息化实现了“三网融合”,也实实在在地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不断累计的信息在平台中流动,更多的人开始参与信息化且互动起来,对于运营者来说,更多的增值机会也在出现。因此,在城市的“三网融合”推进中,各个部门、利益主体要改变观念。

  目前,宁夏经信委已经在牵头搭建区委区政府的一级平台网建设,下一步就是把各个单位部门功能网和中心网对接。另外就是将市县一级的区域网,通过“三网融合”连接到功能网上,实现全区的信息资源共享。近期,宁夏还将召开全区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研讨网络硬件资源共享和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

  宁夏之“火”期待燎原

  去年9月,宁夏银川,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说,之所以在这里开现场会,主要目的就是推广宁夏经验。“三网融合”宁夏可以做到,别的省区能不能做到?宁夏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文建国告诉记者,宁夏取得农村信息化“三网融合”的突破后,大批省份来这里考察取经,最近的一次是湖北经信委和武汉市信息产业办一行6人。其中,海南的考察人员认为这个经验他们可以用,因为海南“人口少、地域小”,这样的区位特征与宁夏很相似,为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但是也有许多省份仍很头疼:宁夏生态、经济类型较单一,平台上移是可行的。但搁在他们经济形态较为多元的省份,可能导致平台功能缺失、脱离市场。还有些发达省份,已建设多个大型的信息化平台,要从上而下推倒重来,投入巨资不说,各平台的统一与融合就是个扯乱麻的过程。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经验推广不是简单复制,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去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宁夏经验中,政府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其背后反映出这个工程顺应了民心、惠及了百姓。通过“三网融合”,使信息服务“扁平化”,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在一个界面上提供服务查询,互联网经营、互联网培训和互联网文化传播等多项服务,解决了农民“盼技术、盼信息、盼服务”的实际需求。因此,推进“三网融合”,要扎根社会与百姓需求。

  作为宁夏“国家级信息化”试点专家评审组的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总工刘高峰从技术层面概括了宁夏经验:搭建一个大平台,实现平台融合;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基础网络融合;共建一个涉农数据库,实现信息和业务融合;构建一个信息服务站,实现终端和服务融合。看来,“三网融合”是一个网络、平台、业务、终端、服务融合的大命题。

  “不换思想,就换位置”,这句话在宁夏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相关人员中影响很深。宁夏电信一位常与区委区政府打交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区委区政府的许多工作人员已经可以自如谈论和探讨信息化的问题。我们更可以从周金柱在金凤区所谈的利益平衡问题中嗅到,“三网融合”不光是一个“硬”工程,更是一个“软”工程。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说,对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推进来说,宁夏经验只能说完成了“一半”,以后推广应用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大力“攻关”。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表示,社会信息化要打破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从平台、网络、数据库到终端全部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抓巩固、抓提升、抓应用、抓长效机制。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