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参与指挥的第一场战争,为了凸...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00:58

⑴ 下列对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表述有误的两个选项是:( )( )(5分) A.“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参与指挥的第一场战争,为了凸显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先后塑造了“舌战群儒”、“智激鲁肃、周瑜”、“草船借箭”等经典情节,突出了诸葛亮在这场奠定鼎足之势的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 B.巴金《家》中的觉新是一个在旧制度的薰陶中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他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 C.郭沫若在《女神·炉中煤》中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用他“这卤莽的黑奴”的“火一样的心肠”唱出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执着追求。 D.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 E.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女仆娜农是巴尔扎克人物长廊中最不朽的形象之一,她外表的丑陋和内心的单纯,同时她又十分忠诚,但巴尔扎克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为一个旧伦理的殉葬者,相反,巴尔扎克在小说结束时让我们看到娜农对金钱社会的适应,看到她身上有老格朗台的影子,尤其是在她成为高诺瓦叶太太之后。 ⑵ 请简要叙说《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4分)                                                                                                                                                                   ⑶ 试举例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6分)                                                                                  

网友回答

2⑴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A A.项犯了多处常识性错误,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之后指挥的第一场战争是火烧博望坡,而非赤壁之战;②“智激鲁肃、周瑜误”,应改为“智激周瑜和孙权”。 C.项《女神·炉中煤》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祖国赴汤蹈火,不惧牺牲的浓烈情感。 ⑵ 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⑶ 周朴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另一方面,在周朴园的内心中,又时常发生着本能与良知的剧烈冲撞。 (答到以上要点,有例证即可)⒊⑴ 利润丰厚(依据1、4小节);无专门立法(依据6小节);制造成本低,监管难度大(依据2、3、5小节);个人征信系统缺失(依据6小节)(以上四点,每点1分) ⑵ 整治非法SP(依据2小节);相关监管部门收回SP监管权(依据4小节);加快相关立法(依据6小节);逐步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依据6小节);对批量信息进行过滤筛选(依据2小节);为用户定制筛选关键词(依据3小节)(答对其中的三点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