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间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47: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乐山乐水间杨文镒  对中国人而言,自然山水是一座精神家园。  山水意识,是中国人艺术和人生境界的重要源头,方块象形的汉文字,本身就是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识原始的书面化——描摹自然事物。春秋战国,孔子、老子更是从道德情感价值出发,分别开创儒、道山水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此,山水意识不只是坐守神坛,而是生气盎然地来到人世间,对山水的赞美与陶醉,实际上开始了人对自身人格理想的欣赏赞美。把人格理想融化进无边无垠的山水里,使山水的蕴含博大精深、浩瀚无垠。外国人也旅游,探险自然活动或许比中国人还盛,但在寄情山水、构筑意境上,却是无法企及。  山水意识最经典的便是山水诗、山水画,个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山水风月表现得那么绚丽多彩。唐代的山水诗画,将山水意识发展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的顶峰,物我相亲,物我同化,物我合一,审美主客体达到合二为一的最高境界。  单就“月”,从没有一个民族能赋予冷冰冰的月球世界那么沉重的抒情意象。春江花月、雁飞残月、故乡明月、松风山月,令人神驰的审美意象寄托着极为复杂的人生境界,以至复杂得很难用语言传达其微妙的内心体验。“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古典诗词中的皓月、淡月、残月、新月、碎月、凉月等,可以各自营造出无数万幻迷离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远远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些复杂玄奥的哲学讲演所能及。山水直觉的审美之乐,更融进了主观者丰富不竭的人生意蕴,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代代相袭的灵魂。  借助山水意识所再现的人生体验,是中国美学的意境说独特效应的体现。借助这一法则,美不仅仅可以具象,更在于不可捉摸的“境界”。  正是由此,中国绘画很少有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直接以会心的微笑去表达对未来的乐观精神,而大多托意于自然山水、花鸟鱼虫。徐悲鸿奔腾、傲岸的骏马表达志向高远而又桀骜不驯的人格;郑板桥的兰竹则表达着孤芳自赏、不为尘污的清雅。松、竹、梅、兰四君子,成为人格境界的不朽意象。“形似”为忌,“神至”为尊,从山水意识扩大到整个艺术审美评判体系,定位了东方艺术的这种品味核心。  把握山水意识,创造人格境界,也使中国的名山大川拥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长江、黄河、黄山、泰山乃至任何一条溪流、一座青山、一泓湖水、一片莽原,处处都在演绎着激情的诗歌、美妙的哲理、动人的传说和取之不竭的思想宝藏。以至这种山水赋予的精神力量成为鼓舞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屈,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动力。  值得担忧的是,现代人被自己创造的物质异化、喧嚣的生活计较钢筋水泥般的包裹了。“山水意识”被简单地变成电视机前的坐游天下,或者变成旅行团小旗子下导游小姐的广告解说,或者匆匆几张风景留影的彩照和“到此一游”的满足。与天地的交融,与山水的对话,发现生命的真谛,感悟人生的甘苦,统统变成流水线式的大生产。宠辱皆抛,物我两忘,荡心励志,天人合一被折价处理。这不能不说是看似轰轰烈烈,实为现代旅游的悲哀。就此,重提中国的山水意识,承启自然界为我们营造的精神家园,不能不说也是塑造现代人格精神的至关要义。(摘自《市场报》,有删节)(1)文中说“山水意识,是中国人艺术和人生境界的重要源头”,下列说法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方块象形的汉文字,本身就是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识原始的书面化——描摹自然事物。B.孔子、老子更从道德情感价值出发,分别开创儒、道山水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C.山水意识最经典的便是山水诗、山水画,个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山水风月表现得那么绚丽多彩。D.外国人也旅游,探险自然活动或许比中国人还盛,但在寄情山水、构筑意境上,却是无法企及。(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讲究“神至”,并且影响到东方艺术审美评判体系。B.中国画追求“神至”,以“形似”为忌。C.西方绘画讲究“形似”,而以“神至”为忌。D.“神至”指寄意于山水自然、花鸟鱼虫,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的旅游已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大生产,这是一种悲哀。我们要重提山水意识,对现行的旅游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以营造我们的精神家园。B.西方艺术直接表达其情感,而东方艺术则往往借助于自然外物来表达,强调“神至”。从这点看,《蒙娜丽莎的微笑》就略逊色于中国山水画。C.在东方艺术中,美不仅可以具象,更在于不可捉摸的境界,“形似”为忌,“神至”为尊,这与西方美学理论是不一样的。D.“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老子把人格理想融化进无边无垠的山水里,使山水的蕴含博大精深、浩瀚无垠。

网友回答

答案:1.D;2.C;3.A;解析:(1)是说明中西的不同,不是依据。(2)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西方绘画的核心。(3)B.“《蒙娜丽莎的微笑》就略逊色于中国山水画”表述不符合原文;C.这种说法太武断,不合文意,文中并没有提及西方的美学理论;D.“是老子把人格理想融化进无边无垠的山水里”错,不仅仅是老子,还有孔子。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