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B.在30℃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等于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C.30℃时,65g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至少需加入A物质的质量为15g才能达到饱和状态D.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固体B
网友回答
AD
解析分析:A、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B、不知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无法判断AB饱和溶液中溶质含量多少;
C、据A在30℃时、40℃时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D、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结晶的方法.
解答:A、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B、不知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所以无法判断AB饱和溶液中溶质含量多少,故错误;
C、A在30℃时的溶解度是30g,即13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30g,所以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是15g,水的质量是50g;升温到40℃时,其溶解度变为50g,则50g水最多溶解25g,至少还需加入A物质的质量为10g才能达到饱和状态,故错误;
D、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固体B,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掌握,溶解度曲线意义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