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6 19:01:20

一、心领神会,体会带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揪”可以换成“拉”吗?为什么?)

网友回答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揪”可以换成“拉”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揪”带着一种愤怒的成分,而“拉”没有这个感情色彩,而且“揪”更说明了老汉的不徇私情。

2、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拥”可以换成“跑”吗?)
不可以,“拥”说明人们求生欲望的强烈,人们在在洪水面前惊慌失措,杂乱无章。

2、结尾处,老太太祭奠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是文中的 老汉 和 小伙子 ,这样写的好处是 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增强故事的悲壮色彩,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
3、为了表现老汉这一光辉的党员干部形象,课文大量运用了 比喻 和 拟人 的修辞手法,使描写 增强表现力 。我能各摘录其中的一句: , 。
三、阅读平台。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咆哮: 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2、“像泼。像倒。”短短四个字,构成了几句话?写出了什么?
两句话,写出了雨水的凶猛巨大,写出了形势的危急。
3、“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是不是比喻句?( 不是 )

4、文章把“山洪”比作了什么?写出了什么?
比作受惊的野马,写出了山洪的气势很大,来势凶猛。

《桥》
1、“瞪”查音序应查(D),音节是(dèng),查部首应查(目)部,这个字共有(17)画。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窜、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洪水疯狂肆虐,此时形势很危急,撤离必须争分夺秒。
3、在第15自然段中,(冲)、(揪)、(吼)这三个词是描写老汉动作。请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不徇私情_、舍己为人_。
4、“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