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2003年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工作,截至目前...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8:0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科学家在2003年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积累了许多不同品种生物的基因组数据。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物种的基因组,科学家知道了许多十分有趣的事实。以前,只知道基因可以从亲代“垂直”传递给子代,现在则发现,在不同生物品种之间的“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其实十分频繁,超出了想象。例如流感病毒,既可以感染鸟类,也可以感染哺乳类。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叉感染,在这种场合,就有可能使基因在物种之间水平转移。五条堀教授曾在2004年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对大约200种细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细菌的基因组中约有15%的基因是跨越品种来自“外部”的基因(外源性基因)。例如,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的毒性就是赤痢菌的毒素在基因水平上转移到了大肠杆菌的结果。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目前不了解的地方还很多,但是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基因的这种水平转移多半是以病毒为媒介的。病毒侵入宿主的细胞,在增殖的过程中被“加进了”宿主的基因。当这种携带有原来宿主基因的病毒再寄生到其他种类的生物中时,便会把原来宿主的基因作为外源性基因整合到新宿主的基因组中。这种以病毒为媒介的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很可能对生命的进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病毒被加进宿主的基因,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癌基因”。例如有一种能够引起癌变的病毒携带有癌基因,受到这种病毒感染的宿主,在它的基因组中就发现了同那种癌基因完全一样的基因。病毒基因插入宿主基因后与宿主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协同作用,使正常细胞过量增殖,发生癌变。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分析的结果(2001年发表)表明,在人类的基因组中,大约有8%的基因是“病毒的残骸”。关于这些病毒残骸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概是病毒的DNA被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以后,由于出现了某种错误而失去了增殖能力造成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基因组是具有不同来源的各种基因‘拼接’起来而形成的整体”,五条堀教授说,“这样一种新的生命观,已经得到了近年来对基因组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支持。”我们的身体内有病毒的残骸,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可怕。然而,这其中也有对我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病毒残骸。这样的病毒残骸叫做“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它们被整合到了人类的基因组中,代代传递。换句话说,它们是那些已经转化成了人类基因组的组成部分的病毒。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胎盘(连接母亲和胎儿的一种组织)的形成就用到了人体的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那种基因本来是用来合成病毒包膜的,也就是制造一种叫做“合胞素”的蛋白质的基因。在形成胎盘时,必须要把许多细胞聚合在一起,科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于2000年查明,在这个过程中就用到了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产生的合胞素。6. 下列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的说明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基因水平转移现象”是在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的,这种现象发生在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工作以后。B. “基因水平转移现象”指的是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叉感染,例如流感病毒,就可以造成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之间的基因水平转移。C. 是五条堀教授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了基因水平转移这一现象。D. 如果赤痢菌的毒素没有在基因水平上转移到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那么,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可能就没有毒性。7. 下列对病毒在基因水平转移现象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病毒是基因水平转移的一种媒介。B. 原宿主基因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加进”病毒,通过病毒的传播整合到新宿主的基因组中。C. 虽然人类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还有很多地方不太了解,但可以推测这种现象可能对生命的进化产生过重大影响。D. 受到携带癌病基因的病毒的感染,正常细胞可能过量增殖,发生癌变。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有一种观点认为,病毒残骸是指失去了增殖能力的病毒,但它们仍成为宿主基因组中的组成部分。B. 病毒的DNA被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以后,由于出现了某种错误而失去了增殖能力,因而成为宿主基因组的一部分。C. “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我们生存中必不可少的病毒。它们被整合到了人类的基因组中,代代传递。D. “基因组是具有不同来源的各种基因‘拼接’起来而形成的整体”,这种新的生命观已经得到证实。9.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假如病毒不具有在不同物种之间交叉感染的性质,那么,生命的进化史就可能改写。B. 胎盘的例子说明,病毒其实也有好的一面。C. 科学家们对于基因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病毒。D.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会使人们的生命观完全改变。

网友回答

6. 答案:D(A项混淆了“发现”和“发生”这两个概念。B项偷换概念。不是指病毒的交叉感染。C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讲到这种现象就是五条堀教授发现的。)7. 答案:C(答非所问,论述的不是病毒的作用。)8. 答案:A(B项,强加因果。C项概念错误,“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病毒残骸。D项“已经得到证实”错误。)9. 答案:D(不合逻辑,“新的认识”不等于“完全改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