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乡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7: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愁  乡  石张晓风到“鹅库玛”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 每次看到海,总有一种瘫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这种碧入波心的、急速涨潮的海。这种向正前方望直对着上海的海。 “只有四百五十海里。”他们说。 我不知道四百五十海里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迢遥吧?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那样让人牵起一种又凄凉又悲怆的心境。我们面海而立,在浪花与浪花之间追想多柳的长安与多荷的金陵,我的乡愁遂变得又剧烈又模糊。 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①。 明孝陵的松涛在海浪中来回穿梭,那种声音、那种色泽,恍惚间竟有那么相像。记忆里那一片乱映的苍绿已经好虚幻好缥缈了,但不知为什么,老忍不住要用一种固执的热情去思念它。 有两三个人影徘徊在柔软的沙滩上,拣着五彩的贝壳。那些炫人的小东西像繁花一样地开在白沙滩上,给发现的人一种难言的惊喜。而我站在那里,无法让悲激的心怀去适应一地的色彩。 蓦然间,沁凉的浪打在我的脚下,我没有料到那一下冲撞竟有那么裂人心魄。想着海水所来的方向,想着上海某一个不知名的滩头,我便有一种嚎哭的冲动。而哪里是我们可以恸哭的秦庭?哪里是申包胥②可以流七日泪水的地方?此处是异国,异国寂凉的海滩。 他们叫这一片海为中国海,世上再没有另一个海有这样美丽沉郁的名字了。小时侯曾经多么神往于爱琴海,多么迷醉于想象中那抹灿烂的晚霞,而现在,在这个无奈的多风的下午,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我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衰愁的中国海。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咸涩的下午。 遂想起那些在金门的日子,想起在马山看对岸的角屿,在湖井头看对岸的何厝。望着那一带山峦,望着那曾使东方人骄傲了几千年的故土,心灵便脆薄得不堪一声海涛。那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候鸟,犹记得在每个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日的梁前,又恨自己不是鱼,可以绕着故国的沙滩岩岸而流泪。 海水在远处澎湃,海水在近处澎湃,海水徒然地冲刷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羞耻。 我木然地坐在许多石块之间,那些灰色的,轮流着被海水和阳光煎熬的小圆石。 那些岛上的人很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日子,他们在历史上从来不曾辉煌过,所以他们不必痛心,他们没有骄傲过,所以无须悲哀。他们那样坦然地说着日本话、给小孩子起日本名字,在国民学校旗竿上竖着别人的太阳旗,他们那样怡然地顶着东西、唱着歌,走在美国人为他们铺的柏油路上。 他们有他们的快乐。那种快乐是我们永远不会有也不屑有的。我们所有的只是超载的乡愁,只是世家子弟的那份茕烛。 海浪冲逼而来,在阳光下亮着残忍的光芒。海雨天风,不放过旅人的悲思。我们向哪里去躲避?我们向哪里去遗忘? 小圆石在不绝的浪涛中颠簸着,灰白的色调让人想起流浪的霜鬓。我拣了几个,包在手绢里,我的臂膀遂有着十分沉重的感觉。 忽然间,就那样不可避免地忆起了雨花台,忆起那闪亮了我整个童年的璀璨景象。那时侯,那些彩色的小石曾怎样地令我迷惑。有阳光的假日,满山的拣石者挑剔地品评着每一块小石子。那段日子为什么那么短呢?那时侯我们为什么不能预见自己的命运?在去国离乡的岁月里,我们的箱箧里没有一撮故国的泥土。更不能想象一块雨花台石子的奢侈了。 灰色的小圆石一共是七块。它们停留在海滩上想必已经很久了,每一次海浪的冲撞便使它们更浑圆一些。 雕琢它们的是中国海的浪花,是来自上海的潮汐,日日夜夜,它们听着遥远的消息。 把七块小石转动着,它们便发出琅然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着一种神秘的回响,呢喃着这个世纪最大的悲剧。 在流浪的岁月里我们一无所有,而今,我却有了它们。我们的命运多少有些类似,我们都生活在岛上,都曾日夜凝望着一个方向。 “愁乡石!”我说,我知道这必是它的名字,它决不会再有其他的名字。 我慢慢地走回去,鹅库玛的海水在我背后蓝得叫人崩溃,我一步一步艰难地摆脱它。而手绢里的愁乡石响着,响久违的乡音。 无端的,无端的,又想起姜白石,想起他的那首《八归》③。 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愁乡石响着,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后记:鹅库玛系冲绳岛④极北端之海滩,多有异石悲风。西人设基督教华语电台于斯,以其面对上海及广大的内陆地域。余今秋曾往一游,去国十八年,虽望乡亦情怯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一九六八年注:①啼,即“”,杜鹃鸟。阮籍诗句有“鸣雁飞南征,发哀音”。②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他为请秦王发兵救楚,在秦廷痛哭七昼夜,终于感动秦王。他的爱国精神为后人所景仰。③ 姜夔,自号白石道人,故又叫 姜白石,《八归》即姜夔词《八归•湘中送胡德华》中有“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句。④冲绳,史称“琉球”,明清时为中国的属邦。甲午战争后为日本占有,二战后美军于此建立军事基地。 17.请说出“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 ” 一句中“幽渺”一词的含义      (4分) 答: 18.文章开头说“到‘鹅库玛’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请根据文章说明“特别”在哪里。  (4分)答:19.文章前后重复出现两个独句段:“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答: 20.结合全文概括作者为什么说“愁乡石”“必定是它的名字,决不会再有其他的名字”的理由?(4分)答:

网友回答

17.本指深远,辽阔,渺茫之意。(1分 )这里是指因两岸对峙与故土分别多年音讯阻隔,如今隔着邈远的大海相望而不能相见,(1分)本应是熟悉之至的地方,却像古远荒废的故都那样遥远模糊(1分),而生发凄凉又悲怆的心境、剧烈而模糊的乡愁(1分)18. 碧入波心的、急速涨潮的海水蓝得特别;(1分)中国海美丽沉郁的名字令人哀愁,(1分)在中国海的沙滩上听着来自上海的潮汐,遥望着中国,勾起了“我”的乡愁,(1分)更感觉海水蓝得近乎哀愁、蓝得让人崩溃。(1分)19.是借笼罩故土江山的杜鹃的哀鸣抒发心中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不得相见的哀愁与怅惘。(2分)前后反复出现,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渲染了一种浓烈的抒情氛围,强化了乡愁这种情感;(1分)在结构上前后照应,文脉畅通,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1分)又使文章在语言上有雅致蕴藉的表达效果(1分)20.石子灰白的色调,类似的命运,唤起流浪的悲酸;(1分)它们产自中国海,却属异国的海域,使作者感伤于世纪的悲剧和民族的苦难。(1分)雕琢他们的是来自上海的潮汐,唤醒儿时记忆和对故乡的思念。(1分)这一名字是作者托物抒怀的一种方式,借此寄托着作者沉重的乡愁。(1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