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那时的北半...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7:39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25米。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1.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碳的反向循环”的一项是(   )

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2.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D.更多的人面临饥饿的危险。

3.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山冰雪消融后,不少国家将出现水荒。

B.森林会沦为引火的干柴,直至全部烧毁。

C.有些地区的人们因全球变暖而纷纷迁移。

D.海平面抬升后,有的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

 

网友回答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由原文“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可知:碳的反向循环是指大量的碳进入大气之中。所以C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重要概念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理解重要概念”的变式题,要选出正确的选项来支撑“碳的反向循环”,就必须理正确理解它的定义。

2.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从“若未来亦是如此”一直到文章最后,都是写其危害的,而A项是由北极地区曾经的情况主观推断将来的情况,这是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因为有明显的答题区间,但本题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答此类题一定要找到答题区间,题文对照。

3.

试题分析:原文“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由此可见,是指美国西部,而且是“可以”并非一定。B项犯了扩大范围和将或然说成已然的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也不大,同样要求学生要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对照题文,看推断是否合理,比如是否有以下错误:无中生有、主观臆断、强加因果、张冠李戴、混淆时地、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