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7:3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

材料一 子曰:“有教无类。”

材料二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

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既然认为“有教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几类来进行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

                                                                        

 

网友回答

【答案】

“有教无类”指的是不分贵贱、贫富,都给予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是因材施教,是重视教学过程的体现。两者并不矛盾。(意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是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它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而把学生分类,是为了因材施教,更好地教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经典文化内容要过好文言翻译关,尽量读懂文本的“字面义”。做到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以解释句子意思。这要求与文言翻译相同。要做好常见文言语言点的归类整理工作,增强文言语感。充分利用已有和现有的一些条件:积极调动积累的文言知识,迁移到文义的疏通上;选文后若有注释应最大限度地借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