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7: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2分)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气,负青天绝:穿越

B.此亦飞之也至:到达

C.故夫知一官效:胜任

D.而御六气之辩:变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

 

网友回答

【答案】

1.B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至,极,最,此处为最高境界。“至”前有结构助词“之”,可知应为名词。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文言文实词释义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试题对文言文实词的考查,是考查其在文中的意思,所以一定要联系具体的语境。解答时,可根据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借助联想类别推断、连文推断等方法和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知识,在特定的语境中揣测其含义。

2.试题分析:A.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连词,表转折,却。 C.介词,对于/介词,比。D。连词,来,用来/介词,表时间,在。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首先得根据加点词语前后的词语来来推断它的词性,然后再根据句间关系推断其表达的意义。如果不注意上下词语或上下句的意义和分句音的关系,就易出错。

3.试题分析:在庄子看来,宋荣子的笑也有可笑之处,故无所谓对错。B.“他成功后有懈怠”错,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C.“超然脱俗,树立至德”错,按照庄子的看法,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仍不得不有所依靠和凭借,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