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7:20

阅读下面文言文。(1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齐谐》者,怪者也志:记载

C.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

D.而于地而已矣控:落下

2.以下各组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待”的一组是(  )(3分)

A.①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C.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①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逍遥游》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B.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要给这个寓言故事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

C.庄子用漫画式的笔触刻画了蜩与学鸠对大鹏鸟的奚落和嘲笑,其自鸣得意的口吻正表现出这两个小虫本身的可笑和可怜,亦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D.《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在庄子看来,即使是腾空高飞的大鹏,也仍然“有所待”,算不上“逍遥游”。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5分)

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A

2.B

3.D

4.⑴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⑵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解析】

1.试题分析:A(“愤怒”应为“奋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2.试题分析:B(鹏鸟要起飞,需要凭借“海运”而生的大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有待”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每题里两个句子都能体现出这句才对。

3.试题分析:D.(“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有误,应当为“旨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若”“是”“则已”各一分,语意完整给1分。

(2)这个句子中“奚”“ 以之”宾语前置句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