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建立者是谁,东晋西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各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0-07-09 16:01:37

西晋的建立者是谁,东晋西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各是多少

网友回答

1,争太子之位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字安世。但父亲却不太喜欢他,反而对儿子司马攸备加爱护。司马昭在把司马攸过继给哥哥司马师后,就很想把他立为世子,即自己晋王王位的继承人。所以,在和司马攸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拍拍自己的座位对他说:"这就是桃符(桃符是司马攸的小名)以后的座位。"
   司马炎看到父亲宠爱司马攸,零落了自己,很不甘心,况且他又是长子,按照历来的规制,王位是要由他来继承的,弟弟没有这个权利。所以,司马炎便憋着股劲儿和弟弟争夺世子的位置。
   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也不是纨绔子弟,史书中说他为人忠厚仁慈,很喜欢古籍文章,颇具儒者风范。但和司马炎一比,司马炎的政治家特征还是比他明显得多。这方面,司马炎很像他的父亲司马昭,有心计,有谋略,脸上却显得很仁慈大度。
   这场争夺世子的斗争最后还是司马炎取得了胜利,这主要归功于大臣们。很多大臣联合起来劝阻司马昭,要他吸取历来废长立幼的血的教训,司马昭毕竟有些政治头脑,没有再感情用事,最后接受了大臣们的提议,将司马炎立为世子。
   2,建立西晋
   司马昭掌握了魏的国家大权,魏国皇帝基本上成了傀儡。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到了公元266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奂让出帝位,史书上同样写为"禅让",其实都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没有武力威逼,谁肯让出这样至高无上的权位呢?但司马炎没有杀曹奂,而是封为陈留王。 现在的成语"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就是说的司马昭,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现在,司马炎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夺得了帝位,建立了晋朝。
   3,仁义治国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和正走下坡路的东吴。
  
   4,无为而治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当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个是正身,一个是勤百姓,一个抚孤寡,第四个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五是去人事,也就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这种诏书,有些做作的味道,但其中的很多措施确实是当时应该做的,曹操原来实行的利国利民政策到了魏国末期已经被众多剥削民众的苛政所取代,司马炎这时的诏书即使不能全部施行,但毕竟给遭受繁重剥削的百姓带来了一丝希望。
   5,吴主残暴显颓势
   和西晋相比,这时的吴国却是在走下坡路。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使吴国丧失了重振旗鼓的机会。孙皓命令大臣的女儿要先经过他的挑选,漂亮的入后宫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谈婚论嫁,这使他丧失了大臣们的支持,等于是自毁长城,最终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对他劝谏的大臣不但没有受到他的表扬,反而被他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舌头。其残暴程度赶上了纣王。对其他敢于劝谏的大臣他也是残忍地打死。为了在杀人的过程中取乐,他先把大臣用酒灌醉,这些喝醉的大臣酒后吐真言之后,孙皓便定罪杀死。孙皓杀人的方法很多,很残忍,像挖眼、剥脸皮和砍掉双脚等等,末世的皇帝不是无能的昏君就是残忍的暴君。孙皓的残忍注定了他灭亡的命运。
   孙皓的残暴使手下的将领们也对他丧失了信心,纷纷投降西晋。西晋的大臣们见吴国国力下降,政局不稳,也纷纷劝说司马炎趁机灭掉吴国。但司马炎知道吴国并非那么不堪一击,所以几年后才派羊祜到边界镇守,为以后灭吴做准备。
   6,谋将羊祜
   羊祜到任之后,首先占领了战略要地和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实行屯田,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做充分的物质准备。羊祜在和吴国作战时,不是为了战胜对方,而是用攻心战来得到吴国将士的人心,俘虏的将士和百姓,或者送回,或者热情款待。时间一长,吴国竟有人称羊祜为羊公。
   但是因为晋朝大臣的阻挠,司马炎总是不能下决心灭吴,羊祜最终遗憾地去世了,没能看到统一江东。
   羊祜最后举荐另一个儒将杜预代替他驻守边镇,在他和其他朝中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司马炎终于决定进兵江东。在经过长期准备的晋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江东的末日终于到了。孙皓只得开城投降,在江东割据六十来年的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7,实行占田制 发展经济
   吴国一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国主体领域又一次统一。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占田三十亩。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二百四十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三百七十一万户。
   8,驾羊车游幸后宫
   统一以后,司马炎一下子变了,原来很节俭的他追求起了奢靡的生活,没有了对立的政权,他开始丧失了进取心。除了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外,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在后宫的驾羊车游幸。
   在统一吴国的时候,司马炎将原来孙皓的后宫美女五千多人全部弄进了自己的后宫,使总人数猛增到了万人以上。美女多得让司马炎无所适从,只好想了个办法,用羊拉着辆车,自己坐在车上,任凭羊拉着他在宫中自由地漫游,羊最后喜欢停在哪个宫女的门前,他这晚上便住在谁那儿。那些一心想讨皇上欢心的宫女们便想出了办法,把竹叶插在门前,然后把盐水洒在门前的地上,以此来诱惑拉着皇帝的羊儿在自己门前停下来。
  
   9,卖官肥私也有理
   大臣们见司马炎变得昏庸荒淫,便找机会劝谏。一次,司马炎和众人去洛阳郊外祭祀,完了他得意地问司隶校尉(当时京城地区的监察官)刘毅:"你说我能与汉朝的哪个皇帝相比?"司马炎觉得他肯定会说高祖刘邦、武帝刘彻以及光武帝刘秀之类有名的皇帝,没想到刘毅却说他只能和桓帝、e79fa5e9819331333231616539灵帝相比。司马炎很不高兴,因为这两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政局最混乱的时候。司马炎不甘心地问:"我怎么会和他们一样呢?"刘毅直言不讳地说:"当年桓帝时也有卖官的事,但桓帝让人把钱都归入了国库,陛下您现在卖官所得的钱却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司马炎无法狡辩,只好讪讪地替自己找个台阶说:"爱卿所言极是,不过在桓帝时却没有你这样的直言之臣,但我身边却有,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好一些啊。"
  
   10,倡导奢侈之风
   从魏国的明帝时开始,当时的社会逐渐蔓延开一种奢侈腐化的风气。司马炎在奢侈风气中又起了带头作用。司马炎在女婿王济家吃饭时,有一道菜时乳猪,非常好吃,司马炎就问王济是怎么做的。王济偷偷告诉他,乳猪是用人的乳汁喂养大的,做的时候又用人的乳汁烹制,所以很好吃。司马炎听了不高兴,觉得女婿超过了自己,结果宴席还没有结束他就借故走了。
   斗富风气中最有名的是石宠和王恺。石宠是渤海南皮(即现在河北南皮)人,官职升到了侍中,后来又出任荆州刺史,他靠搜刮过往的客商致富。王恺则是司马炎的内弟,也是豪富无比。石宠的屋子华丽异常,房子上挂满了缎带,饰有翠玉。王恺不肯认输,用紫丝布做了四十里长的帷帐来炫耀,石宠就做了个五十里的来和他比。
   司马炎常帮女婿王恺来斗富,赏赐给他珊瑚树,高有二尺,世所罕见。王恺请石宠去看,石宠却用铁如意将珊瑚打碎,王恺很心疼,说石宠嫉妒自己。石宠却说我马上赔你,然后让手下人都去拿珊瑚树,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个,这次比得王恺脸上很是无光。
   后来,两人斗得离了谱,石宠开始造假来骗王恺:他的牛车跑得快如飞鸟,原来他故意把车辕弄歪,让牛卡得疼痛难忍,就跑得快了。造假的目的是占点上风,可见当时这些富豪的生活何等奢侈、无聊。后来王恺知道了石宠的把戏,便如法炮制,牛车竟跑得比石宠的还快。石宠知道是有人泄密后,便将泄密的人杀死了。
   在请客人吃饭喝酒时,石宠经常让美女劝酒,如果客人喝不完酒,他就杀掉这个美女。有次王导和王敦(司马炎的女婿)兄弟俩去他那吃饭喝酒,王敦总不喝完,使石宠连杀三人,一直尽量喝干的王导埋怨王敦不通人情,王敦却说石宠杀自己人,不必着急。
   石宠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就是厕所也建得极为华丽,比过了正式的寝室。有的大臣去他家做客,去厕所时竟见里边有几个侍女,屋子里也用绫罗绸缎装饰得很豪华,他以为是闯进了人家的闺房,赶忙退出来,给石宠赔礼。石宠笑着说那就是厕所,不必惊慌。
  
   11,为了孙子立痴子
   晚年的司马炎因为荒淫过度,身体状况逐渐下降,他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立的太子是长子,但却是个痴呆,原来他也犹豫过,觉得这个痴呆的大儿子不太合适,但有一次,傻儿子的小儿子却让司马炎下决心让他继续做太子。一天晚上宫中着了火,司马炎到城楼上观看火情,这时,傻儿子年仅五岁的儿子却拽着爷爷的衣服说夜里危险,不能让光亮照到皇帝身上。司马炎听了又感动,又惊讶,如此小的孩子竟有这样的智力。司马炎从此坚定了让傻儿子做太子的决心,希望孙子以后能有大的成就。
   公元290年的四月,司马炎病逝,他活了五十五岁,不算长寿。死后葬在了峻阳陵。

网友回答

西晋建立时间公元266年,建立者司马炎,灭亡时间公元316年,都城洛阳;东晋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司马睿,灭亡时间420年,都城建康。
  1、西晋
  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在长安的晋愍帝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军分三路合击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1343630平阳。
  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
  2、东晋
  建兴五年(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
  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
  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扩展资料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其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司马氏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大权。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中国,但无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
  由于王室领有军权,使得诸王在朝廷衰落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皇权低落,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
  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是由于朝廷担心野心家藉此势力大涨,进而篡位,所以大多消极支持。
  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
  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