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23:09: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我们时代的文学现场和批评家的工作现场距离越来越远,现在该到了文学批评质疑自身存在意义、重建公信力的时候了。而质疑也好,重建也罢,文学批评必须思考一些基本常识问题。一是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必须明确文学批评不完全是书斋里的学问。学院化、学理化不是文学批评脱“岗”和离“场”的遁词。文学批评“到场”和“到岗”不只是不断追踪新作家新作品的问题,还关系到熟悉新的批评生态、掌握新的批评媒介、运用新的批评范式的问题。网络、都市报、时尚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呼唤新的媒体文学批评。对于新媒体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差异有待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严格地说,当下文学批评与中国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很不相称。“到场”和“到岗”,有一个问题需要正视,中国文学生成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场域。因而,我们不仅有理由要求批评家懂文学,而且必须懂“中国”,懂“中国问题”。批评家不只是文学鉴赏家,更应该是一个有现实关怀的“杂家”。二是文学批评必须“批评”。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实看,当下有理有据对中国文学挑刺找茬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批评都很稀缺。批评家和作家一团和气、抱团取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批评的锋芒越来越钝化。三是文学批评必须“文学”。当下文学批评越来越“非文学化”值得警惕。拿近年以“小历史”视角叙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长篇小说为例,如何对《兄弟》《受活》《生死疲劳》《赤脚医生万泉和》《致一九七五》《启蒙时代》《河岸》等进行文学考量?值得注意的是,批评界对这些小说关注的热点往往集中在和“大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视角上。问题是文学的任务仅仅是提供一种不同于正史的地方史吗?对于这些小说,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其意义设定在历史的真伪之辨上,显然是一个背离文学常识的伪命题。具体到每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首先要追问的是,“谁”在批评?也就是批评者站在什么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观察当下的文学批评,是“谁”在批评,是“谁”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不清晰。千人一腔,我们感觉不到文学批评从业者独立的文学观,感觉不到他们的体温和心温。在这里,我们甚至不害怕批评者的偏见和异见。一定意义上,最可怕的不是偏见和异见蜂起,而可能是唯存共识。因此,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是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其次是,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仅仅是作为人文学科的“非常精确的智识劳动分工”(萨义德),作为谋生手段之一种而存在吗?即便从“智识劳动分工”角度所赋予文学批评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媒体批评的职责来看,我们的文学批评也不能算称职。而且,除此之外,文学批评应该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介入到现实中间。再有就是怎样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从业者必须意识到的是在当下中国生活并且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因而,如何开展文学批评,运用怎样的批评资源和批评范式开展文学批评是无法回避“在中国”这个现实处境的。从这种意义上,每一个文学批评从业者都面临着不断重新做“会判断、能批评的人”的问题。无论怎么说,在当下,文学批评从业者仍然是文学教育、作品遴选和推介以及文学传统积累等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从业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批评活动才有可能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重新塑造文学批评自己的形象。(2011年3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是追踪新作家新作品的问题,而是要熟悉新的批评生态,掌握新的批评媒介,运用新的批评范式。.在实践中要深入研究新媒体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差异的问题。.中国文学生成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场域,所以批评家不仅要懂文学,而且必须懂“中国”,懂“中国问题”。.批评家不只是文学鉴赏家,更应该是一个有现实关怀的“杂家”。2.对于当下文学批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网络、都市报、时尚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而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不能与之相称。.批评家和作家一团和气、抱团取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文学批评失去了其“批评”的本色。.文学批评千人一腔,体现不出批评者独立的文学观,读者感觉不到他们的体温和心温。.文学批评从业者仍然是文学教育、作品遴选和推介以及文学传统积累等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下面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文学批评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学院化、学理化也不应成为文学批评脱“岗”和离“场”的遁词。.批评界对于以“小历史”视角叙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长篇小说,只是将其意义设定在历史的真伪之辨上。.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文学批评从业者只要进行广泛的批评活动就能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公信力。4.根据原文,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网友回答

【答案】1.选。相关区域在第二段,原文是“不只是……还……”。2.选。据原文,项和项都属于“文学批评必须思考一些基本常识问题”,项则属于作为“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应该追问的第一个问题:“谁”在批评?项应是批评家应该担当的社会功能。3.选。相关区域在第五段“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是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项在第二段,原文是“不完全是书斋里的学问”。项在第四段,原文是“如果”,仅是一种假设。项在文末,“文学批评从业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批评活动才有可能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公信力”。4.(1)“谁”在批评?也就是批评者站在什么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2)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批评?能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3)怎样进行文学批评?如何在“在中国”这个现实处境中运用批评资源和批评范式开展文学批评?(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在文中锁定答题区域。对于批评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原文第五段,抓住“具体到每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首先要追问的是”“其次是”“再有就是”等关键词句,筛选整合信息作答。)
【解析】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