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字予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23:08:4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敬翔,字予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    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日:“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日:“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    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暴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    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惧其图己,不欲翔居内职,乃以李振代翔为崇政使。翔以友珪畏己,多称疾,未尝省事。    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梁尽失河北,与晋相拒杨刘。翔日:“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益强,梁日益削,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遂不用。其后,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凝有异志,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怼①,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以臣之心,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迫,欲为陛下谋,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臣相向恸哭。    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传第九》有删节)注:①怼:怨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好学,工书檄              工:擅长    B.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       微:不明显    C.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        用事:当权    D.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        见:看见2.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和“有大略”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②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    B.①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    ②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    C.①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       ②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    D.①卿其教我当安归?       ②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翔考进士不中后客居大梁,由于生活窘迫,就到军队里给人写文书,因所写文书采用民间通俗语言,深受太祖喜爱。    B.太祖在取得接连的胜利后要进攻淮南,敬翔这时却极力劝谏阻止太祖,认为刚刚取胜的军队应该慎重行动,保持军威。    C.朱友珪称帝后,因为敬翔是先帝的谋臣,害怕他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没有让他担任要职。敬翔就称病退职,更加抑郁。    D.梁国在失去河北之后,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在末帝面前说出怨言,指责赵岩等人的胡作非为导致国力一天天削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3分)译文:                                                                        (2)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4分)译文:                                                                       (3)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3分)译文:                                                                      

网友回答

【答案】1.D(表被动关系)2.A(B.②句表现敬翔为国操劳。C.①句从侧面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②句表现敬翔愿为国效力。D.①句说的是“末帝”,而不是“太祖”)3.B(A.错在“到军队里”。 C. 敬翔没有“退职”,文中也没有他“更加抑郁”的内容。D. “敬翔有怨言”只是赵岩他们认为的,并不是敬翔真的在皇帝面前说的)4.(1)(敬翔)跟随太祖作战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参与。(“从”“关”各1分,句意通畅1分)(2)陛下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亲戚,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所与”“计”“近习”各1分,句意通畅1分)(3)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庄宗)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洗涤” “朝”各1分,句意通畅1分)
【解析】参考译文: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少年好学,擅长撰写各种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于是客居大梁。敬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就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敬翔的客居生活更加窘困,给别人书写文书和公文,在军队中传递。后梁太祖一向没有文化,敬翔所写文书都是民间通俗语言,太祖很喜欢这类文字,对王发说:“听说你有个朋友,可和他一块来见我。”敬翔拜见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读《春秋》,《春秋》里面记的是什么事?”敬翔回答说:“都是诸侯征战的事罢了。”太祖说:“书里用兵的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答说:“兵法,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春秋》记的是古代的方法,不能适用于现在。”太祖非常高兴,就让他担任馆驿巡官。后梁太祖和蔡人在汴州城郊作战,敬翔常常给太祖出谋划策,很多都取得成功,太祖非常高兴,认为得到敬翔太晚了,只要有事往往就咨询他。太祖已经击败赵匡凝,攻取荆、襄地区,接着再进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太祖不听,军队进到光州时,遇到大雨,几乎无法前进,进攻寿州,未能攻克,而且兵士逃亡损失很多,太祖这才感到后悔。太祖即位称帝,因为唐朝的枢密院原先任用的都是宦官,就改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崇政院使。敬翔为人稳重,有雄才大略,跟随太祖作战三十多年,大小事务一定参与。敬翔也尽心操劳,昼夜不睡,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得到休息。太祖性情暴戾,难以接近,有的事情敬翔认为不当,也不曾直接劝谏,只是婉言开导,太祖心里明白,很多事都因此改正。太祖死了后,朱友珪继位称帝。因为敬翔是父亲时的谋臣,害怕他图谋暗算自己,不想让他担任宫内职务,就让李振取代敬翔担任崇政院使。敬翔也因为朱友珪提防自己,常常称病,不理政事。末帝即位后,赵岩等人当权,猜疑离间大臣很厉害,敬翔更加郁郁不得志。此后,后梁全部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说:“过去河朔地区一半在我们手中,凭借先帝的英武,尚且不能消灭晋军。现在晋军日益强大,后梁日益削弱,陛下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亲戚,难道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我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了,但深受国恩,如果缺少合适的人选,我愿意效劳。”赵岩等人认为敬翔在发牢骚,就没有任用他。那以后,王彦章在中都战败,末帝很害怕,在黄河边上召见大将段凝。当时,后梁的精兵都在段凝的军中,段凝怀有二心,拖延观望不来。末帝急忙喊来敬翔对他说:“我平时忽视你的建议,现在情况危急,不要因此怨恨,你一定要告诉我到哪里去?”敬翔说:“我跟随先帝三十多年,现在虽然是宰相,实际是朱家的老奴才,凭我的忠心。怎么敢有隐瞒!陛下当初使用段凝,我就已反对,如今段凝不来,敌军已经迫近,想替陛下谋划,就会有小人离间,肯定不被听从。请让我先死,不忍心看见朱家的天下灭亡!”君臣面对面大声痛哭。敬翔与李振都受到梁太祖信任,唐庄宗进入汴州城,下诏书赦免梁的群臣。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邀请敬翔一起去拜见庄宗。敬翔夜晚住在高头车坊,天将亮的时候,身边的人来报告说:“崇政院李公进朝晋见皇帝了。”敬翔叹息说:“李振枉为大丈夫了!还有什么面目再进入后梁的建国门呢?”于是自缢而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