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导致n值偏小的是A.晶体未研成粉末B.坩埚未干燥C.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D.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发布时间:2020-08-05 19:01:45

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导致n值偏小的是A.晶体未研成粉末B.坩埚未干燥C.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D.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网友回答

A

解析分析: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中,加热前后质量的减少量即是失去结晶水的质量,当晶体未研成粉末,导致晶体分解不完全,固体的质量差偏小;坩埚未干燥、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等而造成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偏大,使n值偏大.

解答:A、晶体未研成粉末,导致晶体分解不完全,固体的质量差偏小,则n值偏小,故A正确;
B、坩埚未干燥,加热后水挥发,而造成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偏大,使n值偏大,故B错误;
C、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而造成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偏大,使n值偏大,故C错误;
D、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等都将导致硫酸铜分解固体变黑说明硫酸铜分解生成CuO与SO3,故m(H2O)偏大,
m(CuSO4)偏小,而造成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偏大,使n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测定,把握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误差时从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进行判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