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何有睡眠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02:39:21

阅读《植物为何有睡眠》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②不仅植物的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①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②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⑩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小题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3分)【小题2】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②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来源:学§科§网]【小题4】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网友回答

【小题1】(共3分)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不仅揭示了文章说明的对象——植物有睡眠的原因;(1分)而且采用设问修辞,(1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1分)【小题2】(共3分)举例子。(1分) 具体说明了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是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1分)它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分)【小题3】(共3分)不能去掉。(1分)“大约”是“ 在数、量或时间上近似”的意思,并非确数,(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小题4】(共3分)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1分)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1分)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1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里理解说明文的标题作用,一般标题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这里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从“温度”“保湿”“防虫害”等几方面来理解和组织答案。考点:筛选原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