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人罗隐①的两首咏史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帝幸蜀②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注]①罗隐: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②晚唐时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至四川,至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才返回京城。(1)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的《西施》也是这样吗?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罗隐的什么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罗诗和以前的诗有所不同。罗诗认为将历史的罪过强加于妇女头上是不正确的。诗中后两句说道,如果说吴国的灭亡要归咎于西施的话,那后来越国的灭亡又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2)两首诗都体现了罗隐对“红颜祸水”说法的反对和批驳,他认为一些历史大事固然与女人有关,但不能一味地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女人,统治阶级要反省自己,不应一味地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