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2:37: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①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惠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密遣二弟子,一曰惠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时刺史独孤达闻法师至,甚欢,供事殷厚。法师因访西路。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②伊吾国境。”闻之愁愦,所乘之马又死,不知计出。沉默经月余。  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呈云:“师不是此耶?”法师迟疑未报。昌曰:“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图之。”法师乃具实而答。昌闻深赞希有。曰:“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即于前裂坏之。仍云师须早去。自是益增忧惘所从二小僧。道整先向敦煌,唯惠琳在。知其不堪远涉亦放还。  遂贸易得马一匹。但苦无人相引。即于所停寺弥勒像前启请,愿得一人相引渡关。俄有一胡人来入礼佛。逐法师行二三匝。问其姓名,云姓石字磐陀。此胡即请受戒。乃为授五戒,胡甚喜辞还。少时,赍饼果更来。法师见其明健貌又恭肃,遂告行意。胡人许诺,言送师过五烽。法师大喜。明日日欲下遂入草间。须臾彼胡更与一胡老翁,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法师心不怿。少胡曰:“此翁极谙西路。来去伊吾三十余反,故共俱来。”(节选自《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删改)注:①法师:玄奘。②莫贺延碛:唐代称西域为“碛西”,碛指敦煌与哈密之间的流沙大碛,也称“莫贺延碛”,也就是西域的起点,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综合测试(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逐法师行二三匝    逐:围绕。B.赍饼果更来      赍:送给。C.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 相:互相。D.此翁极谙西路     谙:熟悉。(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3)下列不属于玄奘西行遇到困难的一项是[  ]A.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B.亮闻之逼还京……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C.自是益增忧惘所从二小僧。道整先向敦煌,唯惠琳在。知其不堪远涉亦放还。D.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奘与惠琳、道整到达瓜州后,时任瓜州刺史的独孤达听说玄奘要西行求法,非常高兴,对他十分殷勤,并为他指点西行之路。B.有人告诉玄奘通往玉门关艰险重重,而此时玄奘所骑的马又死了,玄奘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多月都没有说话。C.李昌对玄奘说的第一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可以是疑问语气,也可以是反问语气,都能表明李昌意在试探玄奘。D.玄奘在苦于无人帮助之时得到了一个叫石磐陀的人的帮助,这个人答应玄奘一起西行求法。

网友回答

答案:1.C;2.D;3.C;4.C;解析:(1)C项,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2)①为:担任,动词;②为:替,给,介词;③者:……的人,代词;④者:表停顿,助词。(3)C项,这句话的意思是玄奘担心两个跟随他的僧人的身体,并不是西行遇到的困难。(4)A项,瓜州刺史独孤达不知道玄奘要西行求法,也没有指点他西行之路。B项,“沉默”不是不说话。D项,文中说“言送师过五烽”不是与玄奘一同西行求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