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登上陆地的动物是什么,生物第一次登陆陆地是在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0-07-10 23:20:59

第一种登上陆地的动物是什么,生物第一次登陆陆地是在什么时候

网友回答

总鳍鱼
  最珍稀的鱼
   硬骨鱼纲,总鳍亚纲的化石种类和现生种类的通称。化石种类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经历了一个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繁荣阶段,直到中生代的白垩纪趋于绝灭。其中包括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四足动物祖先的骨鳞鱼。化石总鳍鱼和肺鱼一样具有鳔(肺),和肺鱼不同之处是偶鳍构造较特殊。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鳍内原骨骼排列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构造相似。这种肉质鳍不仅能支撑身体,而且能在一定程上沿陆地移动。由地质史和发掘的化石证明,总鳍鱼有可能进化为古代的两栖类。早期的总鳍鱼均生活于淡水内,从中生代三叠纪开始,有一支转移到海中生活。这就是残存至今的空棘鱼类,著名的代表就是 1938年在非洲东南部沿岸捕捉到的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当时曾轰动一时,被称为活化石,因为人们认为早在6000万年以前总鳍鱼就已灭绝了。矛尾鱼至今已捕到几十条,均在科摩罗岛附近,一般生活在200~400公尺的深海中,体重13~80公斤。
   总鳍鱼类有一个强半的歪尾,两对支身体的叶状持的偶鳍,两个背鳍,还有厚的斜方形的齿鳞。总鳍鱼的内内胳有条强壮的脊索,头骨和上下颌完全是硬骨质的。腭上有牙齿,锋利而尖锐,很适合于捉住捕获物,因此总鳍鱼显然是肉食性的鱼类。把总鳍鱼的牙齿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见到釉质层是强烈地褶皱起来的,形成一种曲曲折折迷宫似的图案,这种牙齿称为迷齿,与早期两栖动物的牙齿结构相似。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总鳍鱼有内鼻孔,现生深海种类也没有。特别有意义的是偶鳍的内部结构,在偶鳍内有一块与肢带相关节的骨头,在这块骨头的下边是与之相关节的两块骨头,在这两块骨头的下边还有一些向鳍的远端辐射的骨头。把这些骨头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骨相比,它们分别相当于四肢的骨的肱骨(股骨)、桡骨与尺骨(胫骨与腓骨),但是这样的结构与陆生动物四肢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科学界对于到底谁是两栖动物祖先的问题上,仍然在肺鱼和总鳍鱼之间摇摆。
  然而关于陆地脊椎动物的祖先,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肺鱼。从名字可以知晓,这是一种长着肺的鱼,它可以在陆地上进行或长时间、或短时间的呼吸。实际上,肺鱼有两套呼吸系统,在水中它用鳃呼吸,到了干旱的季节,河水干涸时,它会躲在泥里用肺呼吸,一直呆到雨水再次充满河床时再畅游水中。同腔棘鱼一样,肺鱼也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人们一度以为它绝灭了,但是在19世纪,人们又分别在南半球的几个大洲发现了它的身影。远古时期的肺鱼曾经是海洋中的居民,到了泥盆纪,它也向陆地进军,进入到淡水环境中,并最终成为一类淡水鱼。由于呼吸系统的改变对于生物登陆后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肺鱼凭借它的肺成为陆地脊椎动物祖先的有力竞争者。
   腔棘鱼和肺鱼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科学界依然没有定论。有人发现,腔棘鱼没有内鼻孔,这大大削弱了它的竞争力。古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的“家谱”时,要比较各种生物的结构,从中找出某个器官的历史演变,或者某块骨头的缓慢变形,从而确定什么生物是祖父辈,什么生物是孙子辈。由于陆生脊椎动物都有内鼻孔,而腔棘鱼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不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另一项研究却给腔棘鱼带来了好消息。1991年,科学家比较了腔棘鱼和蝌蚪的血液,发现两者的氨基酸链非常相似。血缘关系的相似使人们设想,腔棘鱼与蝌蚪确实有联系,腔棘鱼可能确实是蝌蚪和所有陆地脊椎动物的祖先。 到底哪一条鱼才是那个成功登陆者呢?不完整的基因检测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有些基因检测表明,肺鱼与有尾两栖类关系最近;另一些检测表明,总鳍鱼与无尾两栖类关系最近。或许,脊椎动物的祖先还另有其“鱼”?真是遗憾,腔棘鱼、肺鱼与我们人类语言不同,无法告诉我们它们的历史。不过,4亿年来,无论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腔棘鱼和肺鱼似乎拒绝改变,它们一直保持着当年登陆战役时的模样。如果没有翻天覆地的巨变,它们会一直我行我素下去。
  海蝎子

网友回答

最早登陆的植物是来半水生植物,如葫芦藓。早在6亿多年前,水源中只有藻类植物生长着,经过2亿多年的时间,地球上出现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陆地上升海水下降,许多水生植物被迫进入沼泽地带。这时候,水生植物问只有摆脱水的束缚,改水生为陆生,才能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答下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