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把文中空白处默写出来。(2)解释加粗词语。解衣欲睡________月色入户________欣然起行________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3)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译文: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________(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2段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前者侧写,后者正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B.以上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这个透明的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C.课文第3段惋惜无人赏月。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是以“闲人”自傲的。他这样的闲人在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了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感慨,看似平淡,实则意在点睛。它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忙于奔走,何曾有暇领略这美妙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网友回答
答案:4.A;解析:(1)水中藻、荇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想要;门;高兴地;一起散步(3)(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2)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