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题。 (旧毡帽朋友)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女人臂弯里钩着篮子,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子,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子给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喂,乡亲,这里有各色花洋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点回去?” 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布袄;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1.旧毡帽朋友是些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旧毡帽朋友为什么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店伙为什么不惜工本地叫着、拉着“乡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以上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段文字运用环境描写,借助拟声词勾勒了一幅________的街市画面,反衬旧毡帽朋友________的心情。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指贫苦农民。旧毡帽是江浙贫苦农民的典型装束,在此借代农民,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不仅仅指具体某个农民。用朋友来称呼农民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亲切与同情。 2.米行的老板们和其他的官绅巨商互相勾结趁机压价,盘剥农民。 3.他们推测粜米时节是农民兜里最有钱的时候。 4.街头购物 5.热闹 痛苦、无奈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