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书本里有学问,怎么去读书,也有学问,会读书和不会读,大不一样。 ②怎么读书?有秘密的。 ③可以这样设想,世界上有那么多书,一生又那么短,能读多少呢?难道谁能读得很多就有作为,谁读得较少就没有作为吗? ④读书这个问题,在中学时代就困惑住我了,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几个青年文友在一块开动员学习写文章,我才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那是1973年吧,我曾对文友们忽然宣布,我得到了读书的秘密。 ⑤世界上有科学家和作家,没有读书家。 ⑥这句话也同时是自我解嘲。有人当时就笑话我,我当时也笑话他们。我毫不妥协。因为我发现了读书的个别现象下闪闪发光的本质。 ⑦同是看一本书,有的人看后记忆力很好,却没有新鲜思想,有的人却忽然有了见解。再往深处探讨,在有见解的人中,有的人的见解是学习书本的,对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新鲜,有的人见解是自己的,使同样看这本书的人也感到新鲜。 ⑧这就是秘密。 ⑨看书的时候,往往一走进去,就没有了自己,是作者代替你在思考。有的人合上了书本在合上了人家的思考的同时连自己的思考也合上了。而有的人,一合上书本,就展开了长时间的或者是一瞬间的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果实,就是创造。 (1)用自己的话,说明读书的秘密是什么? (2)本文中“秘密”的含意是什么?它跟哪一词相近?[ ] A.秘事 B.秘方 C.秘诀 D.密件 (3)短文分段正确的是哪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看书的时候,往往一走进去,就没有了自己,是作者代替你在思考。”这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读书,有几种人?他们各自的表现怎样? (6)“难道谁读得很多就作为,谁读得较少就没有作为吗?”这是什么句式?请把它改成肯定句式。 (7)给此文拟个标题。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 (2)本文是指秘密的事理,A (3)C (4)指读书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只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是拟人化的写法。 (5)一种是只知背书本;另一种被作者所征服;再一种是善读书并有自己的见解。 (6)肯定句式“谁读得多并不一定就有作为,谁读得很少也可能有作为。” (7)读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