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 一股________(气愤 悲愤 愤恨 怨恨)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________(严肃 严峻 严正 严厉)了。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1)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空白处。(2)文中所说的“那封信”指代________写给鲁迅的信,“空白毛边纸”指代________,写信人把信转交鲁迅表明________。(3)第一段对鲁迅先生打开纸包看信的细节描写,用了“郑重”、“按照”、“捡出”、“盛满”、“滴入”、“平放”等词语描写神情动作。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悲愤的感情”的“悲愤”内在的含义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悲愤,严肃 (2)方志敏,方志敏写给党中央的密信,对鲁迅高度信任 (3)表明鲁迅先生对共产党人怀着深厚的敬爱之情,对革命工作一丝不苟,对同志嘱托认真负责的精神。 (4)表达鲁迅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凶残行径的憎恨,对方志敏被害的悲痛之情。